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1. 金冲及认为:“五四风暴袭来的前夜,初期新文化运动中已经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因素。这种新因素当时还没有处于主流地位,但随着它的发展,终将改变近代中国的面貌”,其中“新因素”是指( )

    A . 三民主义的提出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提倡民主和科学 D .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1924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编印了《小学国语教科书》,其部分课文有《女子的能力》、《兄弟们!想想看》、《劳动者的觉悟》。这反映了(   )
    A .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 . 封建旧文化彻底荡涤 C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 义务教育全面的普及
  • 2.  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变化表明(   )
    A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日益成熟 B . 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上升 C . 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 . 社会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潮
  • 3. 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创办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反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
    A . 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 B . 注重发动工人阶级力量 C . 明确了中国革命任务 D . 掀起全国工人运动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