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六盘水模拟) 某小组确定学习主题是“新文化运动”。下列所选图片与该学习主题直接相关的有(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 (2024八上·宁明期末)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 国家的富强,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对国家出路勇于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等筹思长久之策, 与各疆臣通盘熟算,如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制造机器各法,教练洋枪队伍, 派赴周游各国访其风土人情,并于京畿一带设立六军,藉资拱卫:凡此苦心孤诣,无非欲图自强。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材料二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三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大臣欲图自强策略。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的中国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的具体成果。请用一句话评价孙中山。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的名称。指出该运动兴起的原因。
    4. (4)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奋斗不已。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 
  • 1. (2024八上·宁明期末) 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20世纪初,被读者评为启迪了民智,传播了西方民主、 自由精神,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觉醒的出版物是( )
    A . 《国闻报》 B . 《民报》 C . 《新青年》 D . 《时务报》
  • 1. (2024八上·廉江期末)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的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如福州船政学堂先后培养出628名航海、造船、蒸汽机制造方面的管理、驾驶及工程技术人员。

    ——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材料二

    在戊戌变法前,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实就是当时中国教育的失误。因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希望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以达到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

    ——冯君《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材料三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新思潮新思想在北大的传播,使北大最终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和中心。

    ——路伟《论蔡元培的民主思想》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的教育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的教育改革有何新发展?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大学是哪一场运动的主阵地?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大与五四运动的联系?
  • 1. (2024八上·潮南期末) 20世纪初,在反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活动中,兴起了一场旨在通过“塑造新国民”进行文化救亡的运动。该运动是( )
    A . 二次革命 B . 护国战争 C . 护法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1. (2024八上·潮南期末)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李大钊的这篇《青春》最初应发表在(    )
    A . 《申报》 B . 《民报》 C . 《新青年》 D . 《解放日报》
  • 1. (2024八上·大埔期末)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这些刊物宣传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民主科学,对当时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这表明( )
    A . 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 B . 新文化运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C . 妇女解放成为新风尚 D . 《新青年》成为运动的主要阵地
  • 1. (2024·模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走向沉沦,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不断向西方学习,先后兴起旨在学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以及旨在仿行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但结果,都归于失败。于是人们又开始从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反思,因而有了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以彻底批判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摘自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文化交流与传播》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 (2) 材料二中洋务运动旨在学造西方器物,请你列举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及其口号。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楚,史论结合,至少举两个史实论证观点。)
  • 1. (2024八上·期末)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 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思想解放】

    材料四:中国的现状是“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这就构成了“袁世凯要做皇帝”的社会条件。 因此,“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摘录自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原载1917年5月1日《新青年》)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 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2. (2) 材料二“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 材料三中的“革命”最大历史贡献是什么?
    3. (3) 针对材料四中的“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状况,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推动中国进行思想解放的
    4. (4)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近代化的探索有什么特点? 
  • 1. (2024八上·期末)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材料表明他( )
    A . 提倡男女平等 B . 主张兼容并包 C . 抨击封建礼教 D . 否定儒家学说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3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