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的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如福州船政学堂先后培养出628名航海、造船、蒸汽机制造方面的管理、驾驶及工程技术人员。

    ——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材料二

    在戊戌变法前,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实就是当时中国教育的失误。因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希望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以达到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

    ——冯君《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材料三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新思潮新思想在北大的传播,使北大最终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和中心。

    ——路伟《论蔡元培的民主思想》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的教育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的教育改革有何新发展?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大学是哪一场运动的主阵地?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大与五四运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