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沅江模拟) 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上方的字是“立宪”,下方的字是“专制”。下图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戊戌变法(   )

    A . 推行的背景 B . 实行的措施 C . 失败的原因 D . 带来的影响
  • 1. (2024九下·广安月考) 李大钊指出,“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作知识阶级的后盾。”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到民间去。表明他主张(   )
    A .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B . 知识分子与群众相结合 C .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 .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 1. (2024·合肥模拟)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
    A . 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 . 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 . 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 . 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 1. (2024·芜湖模拟)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肇庆模拟)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他们的追寻目标。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时期“师韦制夷论”的提出,到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被经过维新的东邻小邦战败的强烈的历史震撼,使许多中国人从“洋务救国”的梦中惊醒,把中国近代化运动推进到效法西方改革政治的阶段。

    ——摘编自顾晓红《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线——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和抗争》

    材料二  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红点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其它领域随之迈出改革步伐。……随着各方面改革的陆续开展和推进,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冲破,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好地发展自身、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任理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概括材料一中国人探索中国现代化的两个阶段,并指出这两个阶段的主要事件。
    2. (2) 指出材料二“农村改革”的标志事件,概括材料二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3. (3) 概括材料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和当今的社会形势谈谈“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1. (2024八下·于都期中)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他认为变法从根本上要变革(   )
    A . 教育制度 B . 科举制度 C . 文化制度 D . 政治制度
  • 1. (2024八下·于都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救国】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改良救国】

    材料二:变法维新思想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基点,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祖国的富强,才能彻底摆脱民族危机……

    【革命救国】

    材料三: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中国清代思想史》

    【文化救国】

    材料四:“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以▲作为新文学的语言。1918年蔡元培校长主持编写了▲教科书《国语读本》,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1920年教育部通令全国:‘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各学校逐步采用▲教科书。’”

    ——摘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启示感悟】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目的。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什么工业?
    2. (2) 哪一事件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依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着重点是什么?
    3. (3) 请按时间顺序为材料三图片进行排序。(只写序号)哪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最能反映出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4. (4) 材料四中的“▲”指的是什么?材料所述事件标举出哪两大口号?
    5. (5) 在上述材料描述的近代化探索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谈谈自己的看法。
  • 1. (2024八下·于都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示例:勇于反抗外来侵略:图一、图二、图三。

    1. (1) 仔细观察材料中的历史人物,寻找他们所处阶层或言行的相似之处,并以这些相似之处为标准,从四位人物中选取若干进行归类。
    2. (2) 请选取两位联系紧密的历史人物,谈谈两位人物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 1. (2024·南昌模拟)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这四条探索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
    A . 都向西方学习 B . 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 C . 都在寻求变法维新 D . 都接受“三民主义”
  • 1. (2024九下·益阳期中)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反对清朝统治 B . 都要求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C .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D . 都要求实行民主,反对专制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