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涟源期中)  2024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一起网络诈骗案中,主犯姚某某拉拢、招募、吸收大量未成年人参与其中,涉案未成年人达560人。某区检察院先后对赵某某等16名涉案未成年人提起公诉,最终,赵某某等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赵某某等人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要依法律己,远离违法犯罪    ②网络是法外之地

    ③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    ④学会合理利用网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九下·道县期中) 李女士从超市购物出来,发现停在超市门口的新电瓶车不见了随即报警。通过查看监控,民警很快锁定了嫌疑人王某,并将他抓获归案。经审查,王某承认电瓶车是被他所盗。最终,王某被依法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李女士报警,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了合法权益

    ②王某盗窃李女士的电瓶车价值较大,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③李女士向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要求王某赔偿损失

    ④王某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仅受到了附加刑的处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绥江模拟) 黄某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他先后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大量涉密资料,其中绝密级国家秘密90项,给我国密码通信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黄某最终因“间谍罪”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黄某出卖国家绝密情报的行为属于(   )
    A . 民事违法行 B . 行政违法行为 C . 一般违法行为 D . 刑事违法行为
  • 1. (2024·绥江模拟) 【坚持宪法至上预防青少年犯罪】

    2024年4月22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2024年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关于刑事案件审判情况,数据显示,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人罪犯1.2万人,同比增长77.67%,占罪犯总数的3.12%,同比上升1.12个百分点,重刑率8.5%。

    2024年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四十二周年。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某校团委组织同学们参加“法律在我身边”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法律“对话”

    宪法:我是法律家族的老大,你们都必须听我的。我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刑法:我根据宪法制定,我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我也根据宪法制定。我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

    民法典:我也根据宪法制定……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原因有哪些。
    2. (2) 在上面的法律对话中,哪部法律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
  • 1. (2024·麒麟模拟)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 . 小张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被交警罚款﹣﹣﹣民事违法行为    B . 王某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行政违法行为    C . 某工厂偷排工业废水被环保部门处罚﹣﹣﹣严重违法行为    D . 李某因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刑事违法行为
  • 1. (2024·罗平模拟) 用图示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下面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昆明模拟) 近日,某地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饮食店向未成年人售卖酒类案。涉案饮食店已被责令整改违法行为,并受到行政处罚,没收其违法所得204元,罚款45000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商家向未成年人出售酒水危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

    ②市场监管部门开出罚单,体现了行政机关公正司法

    ③商家被处以罚款警示商家要增强法治意识,守法经营

    ④未成年人要充分认识烟酒的危害,远离各种不良诱惑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 (2024·云南模拟) “厌学→逃学→辍学→流入社会→不良行为→一般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警示我们( )

    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③要增强法治观念,重视思想品德修养

    ④预防违法犯罪,就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 (2024·云南模拟)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云南某校举行《做法治阳光下的少年》的主题宣讲活动,以宣传法律知识、营造法治氛围。以下选项可以作为宣讲内容的有(   )

    ①“恶不积不足以灭身”,青少年要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②我们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③法律救济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④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 (2024·开州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警示青少年( )
    A . 未成年人犯罪也会受到刑法处罚 B . 要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 C .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 . 所有违法行为必然会受刑罚处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