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广水模拟) 小华搜集了两幅漫画,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下面漫画内容的是(     )

    A . 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 . 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C .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 . 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 1. (2024九下·砀山模拟) 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全国公安机关将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坚持打防管控一体推进,持续加大全链条、全平台、全领域打击力度。对于性质恶劣的造谣传谣不法分子、造谣传谣重点账号和平台,将坚决予以打击,绝不姑息。这给我们的警示有(     )

    ①拒收网络信息,避免惹祸上身②依法自律,网络非法外之地

    ③明辨是非,自觉抵制网络谣言④遵守规则,合理利用互联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九下·花都模拟) 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未成年网民成为网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792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66号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经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 15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强

    2023年10月16日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摘要: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 网络素养促进

    第十三条 国务院教育部门应当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并会同国家网信部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指标。

    教育部门应当指导、支持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围绕网络道德意识形成、网络法治观念培养、网络使用能力建设、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等,培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职责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 (1) 国务院属于我国国家机关中的机关。
    2. (2)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说明人民政府是如何履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职责的。
    3. (3) 如果你们学校实施“第十三条”,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参与?
  • 1. (2024九下·花都模拟) 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大开‘研’界·走读广州”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广州市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热爱广州、读懂广州、奉献广州。参与研学活动有利于(     )

    ①了解社会生活,关注社会发展②实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

    ③提前进入社会,迎接各种考验④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身素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九下·淮滨模拟) 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全面覆盖网上重点领域环节,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重点开展10项整治任务。如下图加强网络乱象整治,需要(     )

    ①提高网络治理水平,保障网络秩序和谐有序发展

    ②强化日常监管,推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健康发展

    ③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把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九下·淮滨模拟) 统一设计北京中轴线文化景点讲解标识牌、完善手机应用程序中的“长辈模式”、优化市郊城镇及周边旅游区交通管理……2023年12月20日,第十五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设奖展示交流活动举办,“中轴线保护”等10个“金点子”亮相。这一活动的开展(     )

    ①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②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增强热爱家乡的责任感

    ③体现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积极行使其监督权

    ④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主动关心社会发展变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九下·惠济月考) 为博取流量,谭某与前夫多次演练,拍摄自己被前夫毒打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并谎称自己已报警,引发广泛关注。因为未查到相关报警记录,警方联系谭某询问情况,她仍坚称自己被家暴,警方上门调取其通话记录和监控,遂证实该视频系剧本摆拍。

    有人认为此举只是为了博取流量,无可非议,也有人则认为其涉嫌违法。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谭某的行为进行点评。

  • 1. (2024九下·惠济月考) 甘肃积石山发生地震后,有网民为博取眼球,发布“今晚有余震”的不实信息,引起市民恐慌,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拘留五日、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恪守道德和法律

    ②法不可违,散播谣言都会受到行政处罚

    ③要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不在网络上发帖

    ④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散布谣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2024九下·东台模拟)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城市的一张名片,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了文明的演变。某校九年级(1)班的学生开展了以“走近博物馆”为主题的项目化研究。

    【项目一   解博物馆升温密】

    第一组学生关注博物馆热的相关新闻,收集到以下资料邀请你一起解密博物馆热。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无数人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只为一眼数千年的探索历史与文化的魅力;我国90%以上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志同道合的好友、亲子一起讨论交流,是当下年轻人热衷的“看展式社交”;多家博物馆积极推动文化壁垒的消融,共绘“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新图景;通过“文化+视听”“体验+实景”等多种方式,推动文化数字化发展,做到闭馆不闭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将博物馆氛围和特色实时传递,跟着抖音逛展览展馆成为博物馆打卡新趋势……

    (1)运用所学知识,探寻博物馆爆热的密码。

    【项目二   破博物馆恒温局】

    第二组同学实地走访后发现“人从众”滋生的众多行为,让部分游客和博物馆“很受伤”。邀请你一起破“升温”走向“恒温”的迷局。

    某博物馆馆长:旅行社、网红直播等商家挤占公共资源谋求盈利的行为加重了游客经济负担,干扰了博物馆正常运营。

    家长:热门博物馆难预约、排队长。部分讲解员讲解历史知识缺乏科学依据,甚至灌输“野史八卦”,造成对历史文化的曲解、对公共资源的浪费。

    学生:部分游客仪容不整、大声喧哗、随意触摸文物、随意拍照。

    (2)综合上述声音分析滋生以上行为的原因并助力博物馆从“升温”走向“恒温”。

    【项目三   做博物馆推荐官】

    第三组同学结合家乡博物馆资源自主设计了以下路线,邀请你做家乡博物馆的推荐官。

    线路一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新四军纪念馆

    线路二

    中国海盐博物馆—制盐工厂生产流水线(现代化盐业企业)—响水县陈家港镇东昇盐场

    线路三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东台黄海森林公园—东台条子泥

    线路四

    盐城市博物馆—盐城八大碗博物馆—盐城民俗博物馆

    线路五

    现代艺术博物馆—盐城美术馆—盐城师范学院艺术系

    示例:我推荐线路五,这是多样文化的路线,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这条线路汇聚了国内国际优质艺术资源,彰显着人类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智慧,凸显着盐城的开放与包容。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3)请你做家乡博物馆的推荐官,仿照示例选择两条线路撰写推荐词。(逻辑清晰、简明扼要,不得照抄示例)

  • 1. (2024九下·东台模拟)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对这句话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积极帮助他人、亲近社会 B . 保持独立思考、拒绝盲从 C . 勇担当善作为、积极向上 D . 善于人际交往、保持快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