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福建) 判断说理

    阅读材料,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并说明理由。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中,同学们严格按照学校要求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在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中,小福发现同桌为准备参赛上网搜集了大量资料,不禁感慨道:“网络信息真是好,无须分辨就能用”。

    1. (1) 同学们的行为

      理由:

    2. (2) 小福的观点

      理由:

  • 1. (2024·云南) 【弘扬宪法精神治理网络空间】

    时代越是发展,社会越是进步,人们就越发感受到宪法的力量和温度。

    1. (1)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修订反间谍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翻开一部部法律,开宗明义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在2023年国家宪法日开展的“宪法晨读”活动中,8000多万名师生同步参与,营造了尊崇宪法的仪式感。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宪法的力量和温度给你的启示。

    2. (2) 截至2023年6月,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约为10.26亿人。与此同时,自媒体造假现象也引发关注。

      为吸粉引流,自媒体从业者徐某某与薛某编造“秦朗丢失寒假作业”的视频,散布虚假信息。同时,部分网民不分真伪、轻信盲从,导致事件不断发酵。因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可见,自媒体和网民都需要反思,勿让谎言成为流量密码。

      结合材料,运用依法行使权利与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知识,说说你对“勿让谎言成为流量密码”的理解。

  • 1. (2024·江西) 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

    ▲近年来,许多自媒体借助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传播善举,播撒真情;线上讲堂,传播科学;直播带货,助农兴农……然而,也有自媒体为了流量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严重污染网络环境,对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威胁。

    ▲中央网信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是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重要举措,释放出自媒体不是“自由体”的强烈信号。

    ▲只有坚守底线,流量才能长久,自媒体之路才能越走越远。自媒体要把落实此次专项行动要求当作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大力弘扬正能量,讲好时代好故事,传播网络好声音,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

    1. (1) 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 (2) 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 1. (2024·烟台) 【网络保护】

    当前,互联网已全面融入人们的生活。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92亿,未成年网民规模近2亿。

    材料一:我国多次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通过立法加以制度性解决,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网络晴空,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材料二:2023年12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下面是从报告中选取整理的三组数据:

    网络使用

    网络素养

    网络安全

    ◇未成年网民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达到88.7%。

    ◇玩手机游戏的未成年网民比例达到62.8%;77.5%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看短视须的时间过长。

    ◇20%的未成年网民会注意识别网络诈骗;64.9%的未成年网民会避免在社交网站发布个人信息。

    ◇掌握编程、写代码和制作网页、APP较高级别上网技能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仅为10.8%和8.6%。

    ◇未成年网民进遇的负面信息中,渲染激化家庭、师生矛盾和歪曲传统文化或历史人物的内容比例为27.0%和22.2%。

    ◇78.9%的未成年网民知道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侵害自身的不法行为进行权益维护或举报

    1.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的数据,请你对未成年网民上网情况做出总结。
    3. (3) 针对数据反映的问题,你能向未成年网民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 1. (2024·安徽) 【守护个人信息 提高网络素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非法收集、滥用、泄露、买卖个人信息等问题,涉及到人脸识别信息、网络账号及密码、购物记录等。我国刑法特别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也把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列为主要内容之一。

    1. (1) 个人信息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结合材料,说说如何织密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网。
    2. (2)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同时要求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对此,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1. (2024·苏州)  202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监督政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这说明(    )
    A . 网络推动了民主政治进步 B . 网络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C . 我国扩大了民主权利内容 D . 我国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
  • 1. (2024九下·成武模拟) 网络时代,“5G儿童”爱上了玩“梗”,甚至在作业上也出现了许多“梗”,如“芭比Q了”、“肥宅快乐水”、“智商税”,等等。对此,你认为(     )

    ①“玩梗”是一种网络创新,要全面肯定②政府应加强对网络流行文化的监管

    ③应引导孩子加强经典阅读,培养“雅言”④作为网络参与者,应提升媒介素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九下·荔城模拟) 判断说理

    阅读材料,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写错误),并说明理由.

    1. (1) 小田在商店买笔付款后正要走时,老板以丢失东西为由,要搜查他的书包。小闽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搜就搜”。小田的做法

      判断:理由:

    2. (2) 小山与他人在网上交流时,总能使用文明用语,从不说粗话脏话。

      判断:理由:

  • 1. (2024九下·荔城模拟) 2023年12月22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举措成效情况。同时,公安部党委决定将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公安部重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     )

    ①说明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②说明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

    ③体现了公正司法,坚持厉行法治④启示我们依法自律,合理利用网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 (2024九下·从江模拟) 某款游戏在网络上爆火,让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赚钱”的机会,比如售卖辅助过关的作弊软件,冒充客服人员通过销售游戏道具、增加复活次数等形式进行诈骗。这警示我们(     )

    ①提高自律,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②虚拟网络有风险,要提高警惕

    ③不能相信网上的任何信息 ④遭遇网络诈骗要及时报警求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