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文学作品阅读

    最完美的礼物

    ①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②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 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吼叫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  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  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参加到争抢之中……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猛地喝了两大口水……杯子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轻轻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⑧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响。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 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 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子,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泼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确实,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响,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就晕倒在大刘的怀里。

    ⑪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⑫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 大刘没有辩白,轻轻翻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⑬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⑭跋涉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唯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⑮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1. (1) 在方框内补全小说情节(每空限填4个字)。

      遇到沙暴→① →定量分水→②→③

    2. (2) 阅读第⑦段画线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说说其表达效果。
    3. (3) 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4. (4) 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赞美了英雄,请结合内容分析英雄身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链接资料:

      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

      ……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 1. 自从1953年人类第一次登顶珠峰以来,珠峰攀登热就一直没有降温,由此给珠峰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圣洁的珠峰上,登山者遗弃的垃圾比比皆是、触目惊心。中国有关部门启动了“珠峰环保大行动”的活动,清理珠峰垃圾。请你为此活动拟一则公益广告语。
  • 1. 根据语境,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两位,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备选人物:张骞   徐霞客   哥伦布   麦哲伦   阿蒙森

    古今中外,探险的名人不胜枚举:航海家郑和不畏艰险,亲率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 。

  • 1. 语段阅读

    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 , 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①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遂的海底,从浩瀚的海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mì ____ ,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抑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我们学过的《伟大的悲剧》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他们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②一面如期而至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gū____ 负了他们雄心壮志”③的地方。 在他们身后刮来lǐn liè ____的寒风。

    斯科特怀着不详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④

    1. (1)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奥mì 怏不乐负 lǐn liè

    2. (2) 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改为“  ” “ ”改为“ ”

    3. (3) 文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处是( )
    4. (4) 上面文段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
  • 1. 《伟大的悲剧》作者 ,(国籍)作家。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lǐn liè

    qīn pèi

    pán shān

    è yùn

    pí bèi

    bǎo yòu

    zhàng péng

    yǔ wú lún cì

    yào wǔ yáng wēi

    shān shān lái chí

  • 1. 多音字辨析训练。

    例:他把地上的柴火搂 成一堆后,蹲下去一把将这一堆柴火搂

  • 1. 给加点字注音。

     

     

    海市

    怏怏不乐

    忧心

  • 1. (2023七下·隆回期末) 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段,回答问题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 (1) “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什么?
    2. (2) “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为什么?
    3.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 (4) 请说说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做证的任务?
  • 1. (2023七下·云南月考)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创作,后经聂耳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B .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C .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他们因为在散文创作上成就突出而获此称号。 D . 《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