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 按教材原文填空:
    1. (1) 商女不知亡国恨,
    2. (2) ,一山放出一山拦。
    3. (3) 会当凌绝项,
    4. (4) ,柳暗花明又一村。
    5. (5) 落红不是无情物,
    6. (6) 《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远离嘈杂,不受世俗公务羁绊的句子是
  • 1. (2023七下·铁岭竞赛) 选出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
    A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北宋司马迁,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实。 B .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十月四日风雨大作》。 C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他人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望岳》创作于作者中年时期。
  • 1. (2022·广州)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1) 请找出诗中体现山西村民俗的诗句。
    2. (2) 请阐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理趣。
  • 1. 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展现的画面。
  • 1. 阅读《游山西村》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1) 下列对诗歌客观呈现的美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 (2) 对颔联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1.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1. (1) 在开展以“古诗词赏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动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研究选题,请草拟三个研究选题供小组成员讨论。
    2. (2) 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我国古代诗词中也不乏哲理诗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陆游的《游山西村》。请选择其中的一首来论证培根的“读诗使人聪慧”这一论点。(不少于200字)

      附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附2: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1. 阅读《归园田居(其三)》《游山西村》,回答后面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归园田居(其三)》表达了陶渊明的遁世思想,《游山西村》表现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 . 《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是田园诗,这两首诗都将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 C . 《归园田居(其三)》中“带月荷锄归”的“荷”是扛着的意思,《游山西村》中“从今若许闲乘月”的“若”是你的意思。 D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看出作者乐在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一种惊喜之感。
  • 1. 阅读古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西 村

    陆 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注释】①耿:微明的样子。

    1. (1)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如《游山西村》首联中的“足”字好在哪里?为什么?
    2. (2) 下列对《西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比较《游山西村》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1. 选出下列对陆游的《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  )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 . 首联写农民生活虽然贫苦,但遇丰年也邀客共庆,表现了农家淳厚的乡风。 B . 颔联描绘了乡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C . 颈联“箫鼓追随”“衣冠简朴”写出村民们吹箫打鼓、欢快劳动的热闹场面。 D . 尾联中诗人渴望乘着月色随时到古风犹存的农家串门,突出了宾客深厚的情谊。
  • 1. 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间接抒写了自己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 B . “山重水复”可见地形并不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客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悲伤之情。 C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的衍生意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D . 颈联与尾联所抒写的,正是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