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古诗阅读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 . 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千万丈的高塔,黎明鸡叫的时候,我在那里看到了日出。 C . “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障碍等。 D . 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
  • 1.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 (1) 纵使晴明无雨色,。(张旭《山中留客》)
    2. (2) 尔曹身与名俱灭,。(杜甫《戏为六绝句》)
    3. (3)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4) 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
    5. (5)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6. (6) 生平多阅历,。(叶圣陶《苏州园林》)
    7. (7) ,天与云与山与水,。(张岱《湖心亭看雪》)
    8. (8)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秦罗敷的严辞拒绝下,使太守的美梦破灭了。 B . 《观沧海》抒发了曹操北征乌恒时的体验和复杂心态。 C . 《望岳》全诗无一个“望”字,却处处在景物描写中体现着这个“望”字。 D . 《登飞来峰》不仅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怀,而且还为我们描绘的壮丽的景物。
  •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记承天寺夜游》和《登飞来峰》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 . 《野望》诗里“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C . 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个部分缺一不可。 D .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 1. “神马都是浮云”是近年的网络用语,“神马”是“什么”的谐音,“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什么都是浮云”的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或感叹之意。下面各项中,“浮云”一词与此流行语中“浮云”一词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B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C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D .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关汉卿《窦娥冤》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速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 . 第一句用“千寻”二字写出了飞来峰顶上塔的高峻。 B . 第二句是说登上飞来峰顶的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见旭日东升。 C . 最后两句,表明诗人身在最高处就不怕浮云遮挡视野。 D .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惧峰高路陡,敢于克服困难,誓言登上飞来峰顶的信心和决心。
  • 1. 古诗文默写。
    1. (1) ,衣冠简朴古风存。
    2. (2) 独坐幽篁里,
    3. (3)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常用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4. (4) 百般情态,皆是人生。“”(韩愈《晚春》),人生何尝不像花草树木一样,总在春光将逝之际,才想要精彩度过?“”(王安石《登飞来峰》),人生何尝不像登飞来峰一样,只有站在高山之巅,才能望见远方?
  • 1. 文学常识填空。
    1. (1) 《望岳》作者是杜甫,字子美。世称“”,其诗是“诗史”。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 , 世称。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2. (2) 《登飞来峰》作者是王安石,字,号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①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伟大的悲剧》)

    ②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太空一日》

    2)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 1. 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列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1) 本诗中的“浮云”指的是什么?
    2. (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