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滨江模拟) 阅读

    一棵被描写的树

    东西

        ①它就站在那儿,站在谷里屯风声呼呼的坳口,年龄两百多岁,身材粗壮,要两人张开手臂才能合抱,高一百多米,枝丫撑开像一把巨伞。进村的人首先看见它,离村的人最后离开它。

        ②小时候我到邻村读小学,每天都从它身边经过。由于那时的心思主要用在如何才能吃饱穿暖,所以我甚至我们,都没把它当成审美对象。那时,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枫树,只是体积大一点而已。平时我没在意它,只有上山打柴打累了,才会想如果用它来做柴火,一家人至少可以烧上一年吧。当然,它也还有其他功能,比如春天或夏天我们上学遇雨,就会躲到它的下面避免衣服被淋湿。冬天,它的黄叶落满一地,我们把落叶堆到火盆里提着狂奔。火盆冒出的浪烟像极了电影里火车头冒出来的,心头忽然有了看电影的感觉,隐约产生一丝丝自己并不觉察的浪漫。

        ③第一次长久地注视它,是父母到公社去交公粮迟迟不归。一大早,他们就挑着粮食走出村庄,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下午还没看见他们的身影,我便担心起来,担心他们遇到麻烦回不来。太阳离落下去的地方越来越近,饥肠辘辘的我坐在家门口盯着村头,盼望他们快点从枫树下闪出来。可是直看到太阳落山,直看到枫树的枝干糊成一片,他们也没有出现……

        ④第二次长久地注视它,是我高考之后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那年夏天,我在县城参加完高考后,便回家跟着父母劳动,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如雨的日子里,心里总是隐隐腾起一丢丢希望。那时姐夫在大队数文书,每天傍晚都要回村,他说了,只要在大队看到我的录取通知书,就会提前飞奔而来。于是,每天下午我就伸长脖子遥望,第一次知道“把坳口望矮”是什么滋味,第一次晓得一个人跟一棵树可以望出伟大的友谊。我记住了它的粗枝,记住了它的整体和局部,直到快把它的每个细节都倒背如流时,我才接到姐夫带回来的录取通知书。那份迟来的通知书,仿佛是为了腾出时间,让我更加仔细地打量树,了解它。

        ⑤那年九月,我离开村庄到更远的地方上学。走过大枫树时我像被谁拽了一下,忽然回头,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端详它。这是另一番景象,它的两根主枝丫像巨人的手臂那样张开,树冠撑得更大,比从村庄看它时显得更为粗犷有力,仿佛那边是柔美,这边是刚健。透过它的枝丫可以看见村庄零零星星的房屋,看得见站在家门口挥手送别我的亲人。这样的情景在我的短篇小说《天空划过一道白线》中有所描述,那就是:“走着走着,他感到前方的吸力渐渐变弱,身后的吸力却越来越大,忍不住一回头。全村人都在朝他挥手,他们的手像风里翻飞的树叶。而他的家孤独地站在村头,被狂风呼呼地吹着,仿佛快要被吹哭了。"也是从我回望的那一刻起,它在我心目中不再是一裸普通的只能用于做柴火的树,而是具有了强大的牵引力。

        ⑥21岁那年,我到布柳河畔的平腊村做基层工作,站在浪花翻滚的河岸,我抬头朝家的方向望去。天哪!只一眼,我就看见它站在高高的山上,浓荫如盖,仿佛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乡愁瞬间涌来,像拳头猛地l打胸口,我背上书包朝着它的方向拔腿就走,一会儿淹没于草坡一会儿穿行于树林,上沟下坎,爬山越岭,一刻也不停歌。虽然多次迷路,但只要找个空地一抬头,准能看到它。只要一看到它,我就把它当准星瞄准,便又能回到正确的路上。我扑哧扑哧地走着,一刻也不想停歌,一边走一边想象父母见到我时的惊讶表情。三个多小时,又饥又渴的我终于回到家里。不巧,父母下地干活去了。我拨开自家的窗闩,爬进屋去,填满肚子后,留下一张字条和五块钱,又拔腿回程。出发前我站在儿时遮望树的位置,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想只是因为在山下多看了它一眼,我竟要来回走三十多公里的山路……

         ⑦后来我开始写作,当需要一个村庄的名称时,我脱口而出“一棵枫”,就这样,它被我写进了小说和散文。

         ⑧“到了秋天,树叶从树上飘落,像人的手掌拍向大地,乡村到处都是噼噼啪啪的拍打声。无数的手掌贴在地面,它们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地方,要等到第二年春天,树枝上才长出新的手掌。"我曾这样描写过它。在小说里,它拉近了老乡间的情感距离:“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村头那棵大树。刘建平说我就在你们村的山下。平时我们一抬头,就看得见你们坳口那棵树。那裸树实在太大了,有次我路过时正好落雨,就躲到树下,结果衣服一点都没湿着。”
         ⑨就这样,它变成了一棵被我经常描写的树,变成了一棵实用的,更具审美价值和精神力量的树,是的,如果我要给我的家乡设计一个logo(标志) , 那一定就是它。因为在这里只有想象的历史,却没有印证的实物;只有口口相传的过往,却没有文字的记载,唯一大一点的物件或者说久一点的实体就是它,它像挺立在村口的摄像头,既见证了村庄的历史,也捕捉了每个人的蛛丝马迹。

    1. (1) 文章叙述了“我”四次看枫树的情景。请根据文意补全下面图片中的内容。
      时间: 小时候 高考之后  那年九月 21岁那年 
      情景:父母去交公粮不归,“我”
      望着枫树久久等待。
      “我”去远方求学,
      回头端详枫树。
      感情:盼望 期待 思念

    2. (2) 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文中第②段最后一句“隐约产生一丝丝自己并不觉察的浪漫”,这里的“浪漫”如何理解?请简要回答。

      ②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 (3) 作者为什么认为枫树能够成为家乡的 logo(标志)?请结合全文内容,阐述你的理解。
    4. (4) 同样是写树的文章,其写法各有异同。请你结合阅读本文的体会,以及学习《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等课文的经验,总结出如何阅读这类散文的方法。
  • 1. 赏析句子

    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地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访梅

    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    ),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他了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    ),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说,”我们一时(  )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1. (1)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2) 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 → →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 →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

    3. (3) 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

      ①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②我们都哑然笑了。

    4. (4) 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

    5. (5) 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 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小小的桃树

    徐博达

    ①冬日到了,窗外一片萧瑟。连同那棵小小的桃树。我因为想家的缘故,又兼情怀无所寄托,心下一直恹恹,不由怀想起春天里那棵小桃树的情态。

    ②“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初春的一日,当我推开窗户,百无聊赖地向外看去时,眼前兀然一亮。在过道右侧的低矮杂树丛中,正俏生生地站着一棵小桃树。远远看去,那桃花开得正怒!一簇簇争先恐后抢占了枝头,一团团推推搡搡盘踞了枝干,一朵朵见缝插针缀上了树身,以致桃叶完全被粉红的花朵淹没,只在有风的时候才略略探出。它也知道春天来了吗?不然它何以欢喜得红了脸颊?春天正写在它脸上呢!

    ③惊喜的同时,我想:也许,当初它只是被随手扔出的一枚桃核,落在这杂树丛中。泥土掩盖了它,它便在泥土里汲取养料,培植根系。待扎稳马步,蓄足劲力后,方一鼓作气地钻出泥土,冒出新芽。它一面贪婪地沐浴阳光,吮吸雨露,一面把根向大地扎得更深更广。在成长的过程中,艰难险阻自难逃避。狂风会冷不丁地袭击一番,暴雨会劈头盖脸地痛打一顿,乱枝杂草会心怀嫉妒地压迫阻抑。然而生命是顽强的,一切挫折都被它化成向上的动力,经过数年持之不懈的努力,它成熟了,终于能够在明媚春光里得意地舒展着枝叶,享受清风。

    ④我走到它的近旁,静静地看着这一树桃花。花们有的尚在和畅的春风里酣睡,整个身子蜷缩成一团,正做着好梦。有的张开惺忪的睡眼,打量着蓝天白云,过往人流,溢满了新鲜的喜悦。有的似开似掩,腼腆羞涩,并不敢正眼看人,只时不时地偷觑一下。有的匆忙换上鲜丽的舞衣,就迫不及待地要在春风里卖弄舞姿,哧哧笑着。美丽只有一季,为了报答春天的知遇之恩,她们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

    ⑤“瞧,我开得多好!”花们七嘴八舌地嚷嚷。是啊,开得多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肆无忌惮,放浪形骸;灿灿烂烂,轰轰烈烈。花们美丽得没有时间去忧愁,快乐漫无止境。这些可爱的精灵!

    ⑥站在这棵小桃树前,我觉得所有的悲伤都没有理由。就像这些桃花,终究是要落去的,但至少在绽放的日子里,它们给这世间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独有的美丽。卑微因此高尚,短暂因此永恒。

    ⑦我在冬日的寂寥里,怀念着春天里的小桃树。很快,它就会再度开花,舞蹈,让世界的一隅,因此美丽。

    1. (1) 仔细阅读全文,分析小桃树都有哪些特征。
    2. (2) 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从文中找出三处来回答。
    3. (3) 品味文中加横线的语句。
    4. (4)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借小桃树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 B . 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C . 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D . 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 1. 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学习生活方式,  但阻止不了年轻一代继往开来的步伐。让我们一起走进以“传承•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请阅读下面文字,运用对联知识,根据画线句子内容,补充下联,使之成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茁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釆

    下联:

  • 1.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灰白的月亮在云层中时隐时现 , 使得安娜时而在黑暗中行走,时而在月光下前进。 B . 真所谓祸不单行 , 他不小心跌了一跤,偏偏正巧摔到前面的大水坑里。 C . 他虽然正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很沉得住气,从来不曾好勇斗狠。 D . 青年人都想干一番丰功伟绩的事业。然而,事业的成功需要理想的航标,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需要意志做武器,给我们开拓前进的道路。
  • 1.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 (1)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懊悔)
    2. (2) 我才(恍然/猛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
    3. (3) 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消失)了。
  • 1. 现代文阅读

     (一)冬日的树

    徐祯霞

    ①蓦然抬头,眼前一片空旷。昨天还笼罩在头顶的树,今早却齐茬茬地成了碗口粗的树桩,一律棕黑色,若一只只巨形的手伸向天空,仿佛想要抓住什么似的。

    ②这些成型成行的树是河西长廊边的柳树,都有10年以上的树龄,它们精壮旺盛,以它们的柔美与飘逸,装点着一座小城的婀娜和风韵。只是,到了冬天,寒风起,霜叶摧,娇柔的柳树往往经不起这霜寒的摧残,柳叶一片片凋零,如被追赶的蝴蝶,空留一树枯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那一地黄叶和断枝,常令我怜惜和哀叹。

    ③而今天,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早晨,我又看到了这些树,它们是昨日的树,却又已不再是昨日的树,它们干净而坚挺,傲岸挺立,像一队一队的士兵,站立在河西长廊,又像是小城的守卫者,气宇昂扬,姿态威武。它们似乎都以壮士扼腕的豪情走向新生,以另外一种壮美的姿态呈现在小城人的面前,而这样的树,积蓄一冬的力量和营养,在来年,应该是更加葱茏和优美的

    ④有时候觉得人也跟树一样,需要清理和修剪。在生命的成长中,我们在不断地汲取营养,不断地长粗长壮,而在这同时,也会长出一些旁枝和废枝,我们可能会做错一些事,说错一些话,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如果每一年的冬天,我们也能像树一样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身心进行一次整理和清理,让自己的优点继续发扬光大,努力地让自己的缺点从生命中去除,在来年,以一种健康而饱满的姿态重新生长,那也是一种新生。

    ⑤儿子今年已经大三了,转眼就快大学毕业。在儿子成长的路上,我没有少操心,从他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再到上小学,上中学,最终考上大学,在他20年的生命中,倾注着我无数的心血。我希望儿子会长成一棵枝叶葱茏的大树,但更希望他能够成为一棵冬日的树,在最严寒的季节里依然能够傲然挺立,不屈地面对生活,笑看人生。

    ⑥在人一生的成长中,会遇到很多的诱惑和浸染,这要靠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对于不良因素的抵抗力。父母则是那个啄木鸟和拿着手术刀的医生,见到孩子身上的坏毛病和坏习惯要及时摘除,及时纠正,让一棵小树苗端端正正健健康康地向上成长,不要长出疖子和瘤子。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成器,要比一棵树艰难得多,而这依赖于家庭的教育,也依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

    ⑦正在这时,儿子打来电话,说他和同学登山去了。我便对他说,冬日爬爬山,暖和,也可强身健体。你多看看冬日的树,它们都以什么样的姿态生存着。儿子说,山上有柏树、松树,都青绿着,还有很多的树,叶子都已落尽。不过,一些泡桐树上还挂着奶白色的果壳,像是倒挂的风铃,挺美。在儿子的眼里,自然是丰富的,他用自己的视角看出了自然的生态,但愿他能在观察自然中悟出生命的真谛。

    我在树下慢慢地走看,有一丝新绿映入我的眼中,那是一株小柳芽,不知是侥幸留下来的不屈的生命,还是在严寒中勃发出的新芽,它嫩绿而又鲜亮,在粗壮的树干中,就像是寒枝中绽放出的一朵新梅,那样俏皮而可爱,那样清新而美好,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

    ⑨在最严寒的日子里,生命也会爆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给予我们生活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⑩太阳慢慢地从东方的山头升起,穿过那一棵一棵的柳树,发出万道金光。我的身心也渐渐变得温热。冬日不尽是严寒,它也有阳光普照。我在阳光的照耀下,继续向前走去。

    1. (1) 【初读·探结构】说说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 (2) 【细读·释词义】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壮美”与“优美”是否矛盾,为什么?
    3. (3) 【析读·探含义】第④段中加点的“整理和清理”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 (4) 【品读·悟主旨】联系全文,请你说出第⑦段中“生命的真谛”具体指什么。
  • 1. 诗歌鉴赏

    (二)墨梅

    [宋]张皞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小文很喜欢张嵲的《墨梅》,却不知道该如何赏析,他去向老师请教。请你阅读《墨梅》,补全对话。

    小文:老师,我很喜欢张嵲的这首《墨梅》,可不知道该如何赏析。

    老师:你可以用勾连的策略进行赏析。还记得小学学过的那首王冕的《墨梅》吗?

    小文:记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老师:对的。这两首诗都采用了的手法。王冕笔下的梅花花色淡墨,花香清芬,性情高洁,王冕通过对墨梅高洁品性的赞颂,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而张嵲借墨梅的孤高品格,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了自己的羁旅愁思。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