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1. 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 1. 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
  • 1. 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
  • 1. (2023七下·潮安期末)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 (2) 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
    3. (3) 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4. (4) 黄梅时节家家雨,。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5. (5) 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
    6. (6) 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随军出征,因谏言被贬,在天地苍茫的寂寥中抒发的是“ ”(《登幽州台歌》)的怀才不遇的悲伤;而仕途得意的王安石则用“”(《登飞来峰》)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 1. (2023七下·浠水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 (2) 本诗描写了哪些晚春景色?表达出诗人何种情感?
  • 1. (2023七下·南明期中) 阅读

    劳劳亭①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①劳劳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为古时送别之所。②遣:让。

    1. (1) 本诗哪个字写出了当时场景,点明诗歌内容?(   )
    2. (2) 本首诗歌与《晚春》同样写春,表达意图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 1. (2023七下·仁化期中)   默写古诗文。
    1. (1)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2. (2)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 (3)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4. (4) 《木兰诗》中表现征程遥远,行军神速的诗句是:
    5. (5) 在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折柳”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6. (6) 韩愈的《晚春》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它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诗句是:
    7. (7) 《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
  • 1. (2023七下·玉州期中)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

    诗人

    题目

    批注

    诗文

    王维

    《竹里馆》

    拟人手法,新颖独到的想象,明月如知己,表达人景相融之惬意。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触景生情,闻笛思乡

    岑参

    《⑤

    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

    双袖龙钟泪不干

    韩愈

    《晚春》

    富于哲理,托物言志,表善抓时机,趁势而进之意。

    《乐府诗集》

    《木兰诗》

    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 1. (2023七下·大石桥月考) 阅读下面古诗。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景。在诗人们的笔下,草木仿佛都有了情思,成了精灵。 B . 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英也不甘寂寞,像雪花般漫天飞舞,寥寥数笔,风光满眼。 C . 黄莺频频地啼叫,在诗人戎显看来,是它在离别之际,向久住的湖上亭告别。 D . 韩愈诗语言轻灵,戎昱诗风格清新。两首诗构思角度新颖,读起来饶有情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