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唐山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唐]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1. (2024七下·威远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 (2)  本诗描写了哪些晚春景色?表达出诗人何种情感?
  • 1. (2024七下·内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1) 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本诗所展示的画面。
    2. (2)  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1. (2024七下·昆明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2. (2)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2024七下·江门月考) 请根据知识卡片的内容,赏析《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这一意象的用法。

    “折柳”意象

    1.汉朝长安,凡送客至桥,常折柳枝相赠。后用来代指送别:折柳赠相知。 

    2.古乐曲《折杨柳》、多为怀念之作。 

    3.《诗·齐风·东方木明》:“折柳樊圃,狂夫瞿乳。”毛传::““柳,柔脆之木;樊,落 也。折柳以为薄,无益於禁矣。”后因以“折柳”代指篱包。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设备。

  • 1. (2024·云南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各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2) 韩愈《春雪》中“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与本诗中“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的“雪”含意是否相同?请做简要分析。
  • 1. (2024九下·随州月考)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仲春①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②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③。 鸟飞村觉曙④ , 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⑤。

    【注释】①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 农历二月。②堰:水坝。③绝四邻:指 这里的幽雅景致是周围四邻所没有的。

    ④曙:破晓,天刚亮。 ⑤ 嚣(xiao)尘:喧闹的俗尘。


    ①诗中“乌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

    与韩愈《晚春》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诗中“何处染嚣尘 ”运用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 的思 想感情。


  • 1. (2024七下·荆州月考)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问题。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1) 诗歌中“弹琴”“长啸”与相照应,以动衬静,渲染了竹林独特的氛围。
    2. (2) 明月是古人情感的寄托物,《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杨花、子规、明月抒发了对友人的同情、思念;本诗借竹林、明月表明了的情趣。
  • 1. (2024七下·长沙月考) 古诗文阅读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①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今新疆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西出阳关,奔赴安西。②岑参(公元715—770),唐代边塞诗人中卓越的代表。③故园: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和诗人在长安的家。④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⑤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本诗三、四句所写的情景,并说说你从中读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1. (2024七下·云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 (1) “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 (2) 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