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传承榜样力量】

    旗 手

    刘建超

    ①爷爷悄悄地回到村里时,已经是半夜了。 鬼子封锁了村子,不许村民外出,怕给山里的游击队送衣送粮。 几个给游击队送粮的村民,被鬼子抓住,被吊死在村口的两棵大槐树下。 村子里阴森森的,死一般寂静,连狗都不敢叫了。

    ②爷爷端着一碗凉水,大口嚼着菜糠窝窝说,根据上级指示,组建了豫西抗日游击支队,我要做一面旗子,以后集中力量打击小日本鬼子。 奶奶看看家徒四壁的屋子说,哪有可以做旗子的布料啊。爷爷挠着头,环顾了一下,指着炕上的被子说,被面,妮子,就用这个被面做旗子吧,图样我都带来了。 奶奶赶紧把被子抱在怀里,摇摇头。 这红色的丝绸被面,是奶奶的嫁妆。 是奶奶的姑父费尽千辛万苦从杭州讨回来的,路上遇到土匪,还差点搭上性命,家里也就剩下这一条被子了。 爷爷搂着奶奶的肩膀,说,妮子,我知道你舍不得。 我保证,等打走了日本鬼子,我给你买十条比这还好看的被面,十条,妮子,你信不信?奶奶看着爷爷坚毅的眼神和自信的神态,相信了。

    ③那晚,爷爷用被子把窗户遮挡住,奶奶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制着旗子。爷爷兴奋地给奶奶规划着赶走小日本鬼子以后的幸福生活,奶奶就在爷爷规划的美好蓝图中,做好了这面旗子。 天已擦亮,鬼子和白狗子随时都可能来搜查。 爷爷身轻如燕,爬上了院子里的槐树,把做好的旗子藏在了树上的喜鹊窝里。 等到傍晚,爷爷怀里揣着旗子,悄悄地从后山走了。 可还是被鬼子的暗哨发现了。 十几个鬼子、白狗子,开枪扫射,穷追不舍。 爷爷身上多处负伤,跑到老鹰嘴,已无路可走,下面就是万丈悬崖。 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爷爷咬着牙毫不犹豫纵身跳下山崖。 等爷爷醒来时,已经是后半夜了,是浓密的树枝挂住了他。 伤痕遍体的爷爷,艰难地挪动着,走不动就爬,终于把浸渍着鲜血的旗子送到了游击队。

    ④爷爷成为游击队中的一名旗手。 辽沈战役,爷爷所在部队的任务是攻城。 团长问爷爷,准备好了吗? 爷爷说,报告团长,准备好了,冲锋号一响,我保证把红旗插上城头,人在,旗在! 城墙上的敌军居高临下,密集的火力封锁了战士们前进的道路。 爆破组把城墙炸开了豁口,云梯组架上了梯子,冲锋号再次响起。 爷爷握着旗杆冲上了城头,侧面的暗堡里射来子弹,前面的几名战士倒下了。 爷爷也手臂负伤,他转身把红旗贴在城墙上,用胸膛紧紧压住旗杆,高喊着,冲啊! 后面的几名战士都扑在爷爷的身上,护住了红旗。

    ⑤那场战役,爷爷的部队被授予“英雄团”的称号。

    ⑥爷爷是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 爷爷奔赴朝鲜战场时已经是营长,那时奶奶已经怀了身孕。 爷爷对奶奶说,不管生男孩还是女孩,都叫他抗美! 爷爷和战友们打光了子弹,拼弯了刺刀,砸光了石头,硬是没有让美国鬼子爬上山头。

    ⑦老山的总攻即将开始,父亲带领的突击队却遇到了敌军布下的地雷阵。 排雷,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父亲说,我们用双脚蹚也要为大部队蹚出一条通道。 共产党员站出来!突击队全体人员都站了出来。 如同接力一般,战士们呐喊着祖国万岁、爸爸妈妈再见,举着军旗冲向雷区。 前面的战士倒下,后面的战士接过军旗继续向前冲击。

    ⑧父亲被炸飞了一条腿,失去了双眼,被炸成筛子般的“英雄团”旗子依然牢牢地攥在父亲血迹斑斑的手中。

    ⑨今天,我站在受阅部队的方阵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大阅兵,我是一名光荣的军旗手。 爷爷,父亲:____。

    ⑩蓝天下,我手中的军旗格外鲜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 16期,有删改)

    1. (1) 选文讲述了 一家三代的故事。 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爷爷用奶奶的嫁妆做旗子——(1)——爷爷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2)——(3)

    2. (2) 阅读下面的句子,你认为它放在选文哪个段落后最恰当,并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父亲是在南疆的战场上,接过了“英雄团”的旗子。

    3. (3)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奶奶赶紧把被子抱在怀里,摇摇头。

    4. (4) 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我”的心理活动。

      爷爷,父亲: 

    5. (5) “家风无言,润物无声”,家风能体现一个家庭传承的优良品德,凝聚成为独特的时代精神。学校学生会将开展“家风故事汇”展演活动,你准备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 1. 古诗文阅读

    浪淘沙九首(其八)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到夔州时所作。

    《陋室铭》是刘禹锡人生态度的体现,这首诗也是,尤其是最后一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你仔细品品。

  • 1.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编排话剧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内容。为此,小语和小文打算将下面这篇小说改编成话剧。请你跟他们一起完成编排工作,完成下面小题。

    永结同心

    卢涛涛

    ①沈小小一直认为,青云巷在梅雨时节才最有韵味。

    ②形色各异的女子,进出在窄窄的小巷里。绰约的身影,让迷蒙的细雨都多了几分温柔。

    ③巷子深处,是祥云坊。

    ④祥云坊是龙城最好的旗袍店。 坊主胡喆义手艺精湛,却脾气古怪。 平时制衣有奇怪的癖好:烈日不制、冬夜不制;饭前不制,酒后不制。要是哪位客人不亲自到店里来量尺寸,就算给再多的钱,胡喆义也不会搭理,更别提要用他那传说中的麒麟针在丝绸上走笔飞花了。

    ⑤胡喆义的麒麟针在龙城是一绝。 城西的唐佳人,相貌清秀,可惜有些高低肩。 相亲那天,唐佳人穿了一身天青色的旗袍,身前的图案是鱼戏荷叶。 肩膀低处的荷叶用浅绿色显胀,高处用深绿色显瘦。 一眼看过去,唐佳人肩平面正,宛如仙子。

    ⑥这旗袍,就出自胡喆义的手笔。 沈小小那时还小,却还能记得那旗袍上鱼儿的鳞片折射出来的奇异光泽。

    ⑦“小小,你怎么还没有去送布?祥云坊在催了。”覃师傅在门口远远地喊。

    ⑧“马上就去。”沈小小将手中的麻绳用力地扯了扯,肩膀上的力量加重了一些。 青石板路湿漉漉的,马车跑得有点儿慢。 沈小小盘算着,今天的计划能不能实现。七语下· 1 ⑨祥云坊的伙计大旺在后院的门口伸出半个脑袋来,一脸不耐烦:“今天怎么来得晚?”

    ⑩沈小小歪着脑袋,对着大旺赔笑道:“雨天,动作慢了点儿。”

    ⑪大旺把小小和马车引进了祥云坊的后院。 此刻的院子有些冷清,大概是因为下雨的缘故。 平时,后院的马车挤挤挨挨地塞满了小院。 如今时局越来越紧张,小姐、太太们来得也越发稀稀落落。

    ⑫今天人少,正是时候。 沈小小暗想。 借口拉肚子,小小一路小跑进了后院的小门。

    ⑬进了小门,左边就是祥云坊的仓库。 一推开门,就能看见胡喆义亲手制的成品。 一件件旗袍,好像一个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在这昏暗的房间里等待元宵月夜。

    ⑭慌乱中,她把手伸向了金色的裙摆。

    ⑮没等她来得及跳回到自己的马车上,大旺拦住了她,“小小,你干吗拿个布兜?”小小大大方方地从黑色布兜里扯出一件脏兮兮的褂子。 “大旺哥,不好意思,拉肚子,没忍住。”大旺嫌弃地捂住鼻子,甩甩手说:“行了,行了,快走。”

    ⑯一个时辰之后,祥云坊库房清点物品,发现少了一件没完工的金色旗袍,赶忙报告了坊主胡喆义。

    ⑰“沈小小?”听完大旺的回忆之后,胡喆义摸摸自己的山羊胡,“就是那个城南沈家布庄的丫头?”胡喆义早前听说沈家布庄的儿子沈念君加入了革命派,去搞什么农民武装。

    ⑱“那好,我去沈家一趟。”胡喆义说。

    ⑲细雨微斜,到沈家的时候已近黄昏。 远远望去,沈家的大门口挂着白色的“奠”字。胡喆义还没有跨进院门,就听见里面一个稚嫩的女声在嚷嚷:“我不管,嫂子做梦都想和念君哥成亲。 念君哥最喜欢看她穿祥云坊的旗袍。”

    ⑳“小小,……他看不到了。”苍老的男声痛苦地回答道。

    ㉑“看得到的。”

    ㉒胡喆义迈进了大堂,一个少女跪在一个老人面前。 少女是沈小小,老人是沈伯。 他们神情凄然,目光都望着停放在厅堂中央的那两口赭红色棺材。

    ㉓小小抬眼看到胡喆义,缓缓开口说话了:“胡掌柜,旗袍是我偷的。 事发突然,待我家把事情办完,我任由您处置,望您大人有大量。”胡喆义看着眼前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竟被她的镇定和大气弄得一时半会儿不知该说什么。

    ㉔沈小小转头对她爹说:“____。 ”

    ㉕原来,沈念君在广州起义失败,等到殓尸的人把念君送回龙城,在家里待嫁的嫂子阿暖竟一时想不开,用脑袋撞了后院门柱。 本来已经约好去祥云坊找胡掌柜制衣的阿暖,还没有等到量好尺寸,人就随沈念君去了。

    ㉖沈小小熟悉胡掌柜的怪癖,情急之下,只好出此下策。

    ㉗胡喆义看着眼前这两口偌大的棺材。 他沉默了半晌,微微地点了点头,“丫头,那件旗袍还没有制好,恐怕你要等等。”

    ㉘从此,龙城又多了一个传说。 胡喆义用麒麟针在那件金色旗袍上绣出了一朵白色的马蹄莲。倾斜着半开的白色花瓣,映衬着阿暖双眼紧闭的脸,格外素雅。 胡掌柜在棺材边刺绣的时候,沈小小仿佛看到阿暖的脸颊浮动出明媚的光泽,就像活着一样。

    ㉙后来,沈小小才知道马蹄莲的花语是“永结同心”。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 08期,有删改)

    1. (1) 【梳理情节·定幕别】根据场景变化,可将小说主体情节分成三幕。 请参照示例,补写第二幕的内容。

      序幕,沈小小旁白介绍背景

      第一幕

      地点:沈家布庄

      出场人物:覃师傅、沈小小

      情节内容:沈小小

      出发送布,盘算着计划。

      第二幕

      地点:(1)

      出场人物:(2)

      情节内容:(3)

      第三幕

      地点:沈家布庄

      出场人物:胡喆义 沈小小 沈伯 阿暖 沈念君

      情节内容:沈小小承认偷窃,胡喆义得知缘由,补绣新衣。

    2. (2) 【走进人物·排演出】小语和小文对文章第㉔段中沈小小的对话设计,产生了分歧。你支持谁,为什么?

      小语:沈小小此处应该说:“爹,您不懂,您就答应我吧,让我做主。”

      小文:不,我觉得沈小小说的是:“爹,我懂嫂子,我答应过她的。 这事我做主。”

    3. (3) 第㉘段是整部剧的重头戏。为了凸显胡喆义在该段中的形象,小语紧扣文本,帮助演员们设计了形体动作,请你解释他这样设计的意图。

      知识卡片:

      表演动作包括形体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

      形体动作指面部表情动作和四肢形体动作,心理动作即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语言动作即演员的对话表演。

      小语设计:胡喆义在刺绣时,躯体半跪,眼神专注,一针一针仔仔细细地绣着。沈小小看着阿暖逐渐焕发光彩,眼神中透露出惊异。

    4. (4) 【把握环境·选布景】小说中有许多对雨的描写,给布景增添了麻烦。在改编时,是否考虑换成晴天? 为什么?
    5. (5) 【明晰主题·定栏目】即将开展的话剧展演,设有以下四个栏目。 你觉得该剧报名其中哪个最合适? 请说明理由。

      A.险象环生 B.人间情义 C.俗世奇人 D.笑口常开

  • 1. 《约客》中用动作描写,表达诗人因候客时间长而产生复杂心理诗句是“。”
  • 1. 攀登的过程犹如行走在万山深处,会有无数座“山”拦着你,就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所说“”一样。
  • 1. 飞花令又称“花间游”,是古代文人以“花”作诗为雅趣的游戏,流行于唐宋时期。现在我们就以诵诗词来助雅兴。

    “春”字飞花令

    谁家玉笛暗飞声,

    百般红紫斗芳菲

    “月”字飞花令各一句

    “花”字飞花令各一句(不得重复)

    “草”字飞花令连续两句(不得重复)

    “树”字飞花令连续连句(不得重复)

  • 1. 吴鞠通的“鞠”和古文中的“菊”是相通的,据说吴鞠通生前就非常喜欢菊花,请你写出《爱莲说》中提到“菊”的两句古文:“予谓菊,(1)”“菊之爱,(2)”。诗言志。李白听到《折杨柳》曲调,用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3)”(《春夜洛城闻笛》)表达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杜牧用“(4),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李商隐用“可怜夜半虚前席,(5)”(《贾生》)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陈子昂用“(6),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抒发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龚自珍用“(7),(8)”【《己亥杂诗》(其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爱国之情。
  • 1. 下面是小玉做的古诗文整理,请你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维度

    古诗文名句

    出处

    主题

    远大抱负

    (1),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家国兴亡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思乡怀亲

    (3),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人生感悟

    (4),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手法

    托古讽今

    (5),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直抒胸臆

    (6)不要人夸好颜色,

    王冕《墨梅》

    托物言志

    (7)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借物抒情

    (8),(9)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 1.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级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
    1. (1) 【活动一:明孝意】

      参考下面的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孝”的本义是                                  

    2. (2) 【活动二:扬孝心】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 (3) 【活动三:议孝心】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请你从“尊”的角度,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何为“孝”。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字数在80以内。
  •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上关于“英雄”的释义:

    ①名 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

    ②名 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以下名著中的人物可以称为英雄吗? 请任选其一,结合释义和人物相关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A.《红岩》江姐 B.《创业史》梁生宝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