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鄞州期中)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乙]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

    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

    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李益(748—829),唐代诗人,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②寒山: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③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诗人此时被贬谪,也属“迁客”之列。

    1. (1) 李益在《春夜闻笛》中借等意象,抒发了与李白诗中相似的浓厚思乡之情。
    2. (2) [甲][乙]两诗表达思乡之情的抒情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两诗的三、四两句,作具体分析。
  • 1. (2024七下·增城期中)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2) 诗的后两句颇有哲思,意蕴悠长。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两句诗表达的情感。
  • 1. (2024七下·自贡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晚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晚春》中的“斗”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 1. (2023七下·期中)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甲]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乙]春夜闻笛

    李益①

    寒山②吹笛唤春归,

    迁客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

    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李益(748—829),唐代诗人,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②寒山: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③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诗人此时被贬谪,也属“迁客”之列。

    1. (1) 李益在《春夜闻笛》中借等意象,抒发了与李白诗中相似的浓厚思乡之情。
    2. (2) [甲][乙]两诗表达思乡之情的抒情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两诗的三、四两句,作具体分析。
  • 1. (2023七下·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晋大夫①祁奚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②?”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奥对曰:“午④也可。”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书》曰:“不偏不党⑤,王道荡荡⑥。”祁奚之谓也。外举不避仇雠⑦,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唯善故能举其类。《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选自《新序》)

    【注释】①大夫:古代宜职。②嗣:继承。③解狐:晋国的大夫。④午:祁午,祁奚的儿子。⑤党:偏私。⑥荡荡:平坦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公正无私。⑦雠(chóu):同“仇”,仇敌。

    1. (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称 其 仇 不 为 谄 立 其 子 不 为 比

    2.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之久而不去               ②康肃笑而

      ③孰可以国尉               ④善故能举其类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②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

    4. (4) 卖油翁和祁奚都是有大智慧的人,请结合文本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分别学到了什么。
  • 1. (2023七下·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水乡车夫

    褚福海

    ①结识他,是种偶然。

    ②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三轮车夫。

    ③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

    ④甫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了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只觉得心里暖暖的。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此刻的南浔,祥和而静谧。他一边使劲地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

    ⑤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

    ⑥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⑦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

    ⑧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闻听此言,我惊讶地直视着他。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置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⑨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地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难怪他的同行和老乡有些羡慕并略带妒忌地对我说,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

    ⑩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低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了。

    ⑪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

    (选自《人民日报》)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请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表格,探究这位三轮车夫“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原因。

      时间

      车夫的言行

      “我”的感受/心理

      甫坐上车

      叮嘱我坐稳

      心里暖暖的

      正欲下车

      倍感殷切与关怀

      问及给多少车费时

      不解/半是好感半是好奇

      游览农贸市场时

      后来

      告诉“我”梦想学会英语

      惊讶/尊敬和感动

      结论:这位三轮车夫“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原因是

    3. (3) 作者在结尾交代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这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4. (4) 结合语境,任选一处,按要求赏析。

      ①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赏析句子)

      ②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赏析加点词)

    5. (5) 本文和杨绛的《老王》写作对象都是人力车夫,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但“小人物”也有“大情怀”。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人身上相同的感人情怀。
  • 1. (2024七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期中)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

    南方多没人【注】,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学没者也。

    【注】没人:能潜水的人。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他,但手熟尔。

      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4. (4) 甲文“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观”字可以吗?为什么?
    5. (5) 请说说你从甲、乙两文中分别领悟到什么道理。
  • 1. (2024七下·邯郸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 1. (2024七下·文山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请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这句诗。
  • 1. (2024七下·港南期中)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课文《阿长与〈山海经〉》就选自《朝花夕拾》。 B . 《卖油翁》的作者是唐代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 C . 《老王》的作者是作家、翻译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小说《围城》的作者。 D . 《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