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绵竹模拟) 朱元璋认为明朝的刑法难以达到明刑弼教的目的,又制定《大诰》。《大诰》拟罪唯朱元璋一人,官员拟罪须以《大诰》为依据,降一级。此措施体现了(  )
    A . 追求法律平等 B . 加强思想禁锢 C . 维护官员利益 D . 强化君主专制
  • 1. (2024七下·富宁月考) 丞相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百官之长”,这一职务的废除是在(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明朝
  • 1. (2024七下·富宁月考)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 . 隋唐的科举制 B . 明朝的八股取士 C . 明朝的厂卫制度 D . 秦朝的丞相制度
  • 1. (2024七下·竞秀期中) 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

    A . 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B . 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 . 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 . 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 1. (2024九下·兴宁月考) 针对明朝的读书状况,当时的思想家袁了凡曾说:“今教子弟者多不读五经,务记臭烂时文(八股文),以为捷径者入”。据此分析,袁了凡想表达的是(    )
    A . 只需要读四书五经 B . 读书人多离经叛道 C . 八股取士有负面性 D . 需考查诗赋的内容
  • 1. (2024·昭阳模拟) 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等措施的实施,其共同目的是(   )
    A . 提高教育质量 B . 加强思想控制 C . 推动经济发展 D . 促进民族交融
  • 1. (2024·江西模拟) 从图一到图四,反映出( )

    A . 监察力度不断强化 B .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 . 地方机构逐步精简 D .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 1. (2024九下·都昌月考) 按下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

    A . 废除丞相制度 B . 设立“三司” C . 设立锦衣卫 D . 实行“八股取士”
  • 1. (2024·南昌模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怀仁国《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李世民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隋唐为例指出“群相”制度的名称并指出明朝相权“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的史实。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使地方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重要创新?
    3. (3) 材料三李世民的话是针对哪一制度而言的?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这一制度有何作用?这一制度演变至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有何严重弊端?
    4.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规律。
  • 1. (2024·南昌模拟) 下图是某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制作的年代尺。其反映的变化趋势是( )

    A . 国家疆域不断扩展 B . 地方权力不断增大 C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