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明清时期 / 科举考试的变化
  • 1. 针对明朝的读书状况,当时的思想家袁了凡曾说:“今教子弟者多不读五经,务记臭烂时文(八股文),以为捷径者入”。据此分析,袁了凡想表达的是(    )

    A . 只需要读四书五经 B . 读书人多离经叛道 C . 八股取士有负面性 D . 需考查诗赋的内容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明二者都( )
    A . 引发了文字狱 B . 削弱了儒学地位 C .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D . 损害了国家统一
  • 2. 明朝规定科举考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五经命题试士,其实质是为了( )
    A . 加强思想控制,强化君权 B . 使考试更规范、更科学 C . 选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D . 鼓励考生独立思考
  • 3. 明朝时期,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
    A . 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B . 有利于选拔真才实学人才 C .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 . 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