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邗江模拟)  下列果汁或饮料中,呈弱碱性的是
    A . 苹果汁(pH≈3) B . 番茄汁(pH≈4) C . 西瓜汁(pH≈6) D . 苏打水(pH≈9)
  • 1. (2024九下·宿城月考) 下列图示是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后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连州模拟) 下列图像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向稀盐酸中加水时溶液值的变化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时溶液质量的变化 C . 电解水时,生成气体间的质量关系 D . 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 1. (2024·雷州模拟) 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羊绒与棉花(灼烧) B . 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 . NH4NO3和NaOH固体(水) D . 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 1. (2024·雷州模拟)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橘子

    西瓜

    牙膏

    肥皂

    草木灰

    pH

    3~4

    5~6

    8~9

    10

    11

    A . 西瓜汁显酸性 B .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 . 肥皂水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 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 1. (2024·雷州模拟) 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过滤    B . 称取氯化钠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溶液的   
  • 1. (2024·雷州模拟)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雷州模拟) 中欧班列“长安号”是联系中亚五国和我国的“幸福快车”。兴趣小组同学联系所学的知识, 按照“列车与站点物质能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的规则,绘制出了“盐酸列车运行地图”。“2~5 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1. (1) 列车途经“1号站”时,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这一变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 (2) 列车到达“2号站”,有蓝色溶液生成。“2 号站”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3. (3) “3号站”的物质为氢氧化钙。盐酸经过“3号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盐酸 经过“3号站”和“4号站”生成有相同的物质。“4号站”的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现象为
    4. (4) 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生成了最轻的单质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 1. (2024·惠城模拟) 化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杰出科学家们的贡献。下列科学家与所对应的贡献不符的是
    A . 波义耳——相对原子质量 B . 屠呦呦——青蒿素 C . 道尔顿——原子论 D .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 1. (2024·海珠模拟)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几位同学做了以下的尝试。
    1. (1) 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他们继续如下操作: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出现现象,证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减少,可判断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乙同学改用与稀混合,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他据此认为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中和反应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2. (2) 如图1所示,向溶液中通入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和温度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忽略)

      ①根据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溶液换成相应浓度的溶液也可以获得类似的图像

      B.该反应需要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C.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曲线获得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原因

      D.可以根据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完全反应

      ②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溶液依然是红色,此时溶液可能处于图中的(填“a”、“b”、“c”、“d”)点,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有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