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南岗模拟) a、b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t1℃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分别升温至t2℃,下列有关t2℃时a、b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 . b溶液中有未溶解的b物质 C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t1℃时相同 D .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小于a溶液
  • 1. (2024九下·南充模拟) 下图是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时,将硝酸钾固体加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2) 在时,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任写一个)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一定比不饱和的氯化铵溶液的浓度大

      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 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关系依次为: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

      时,硝酸钾、氯化钾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④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选择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

  • 1. (2024九下·南充模拟)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图甲: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B . 图乙:足量的粉末,同时加入等质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C . 图丙: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D . 图丁:向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
  • 1. (2024九下·南关模拟) 根据下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2. (2) 20℃时,将20gNaCl加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填“饱和”和“不饱和”)溶液。
    3. (3) 下列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 1. (2024九下·海安月考)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配制100g 6%的稀盐酸

    量取5mL浓盐酸(密度1.2g/mL)溶于94g水中

    B

    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MgSO4

    加入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C

    分离K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

    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洗涤,

    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D

    鉴别羊毛和涤纶

    取样,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辽宁模拟)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乙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t1 B . 搅拌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 t3℃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 D . t2℃时,某同学配置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甲溶液
  • 1. (2024九下·福州模拟) 为拓展能量来源,我国推广种植一种“生物柴油”树——麻疯树,其果实内含有果仁油。果仁油常用有机溶剂通过浸取法提取,主要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粉碎果仁能加快果仁油的溶解速度 B . 加热溶解时温度升高果仁油溶解度变大 C . 过滤利用了果仁油与滤渣的溶解性不同 D . 蒸发过程中果仁油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 1. (2024九下·内江模拟)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的溶解度比B的大 B . B中含有少量A时,可采用蒸发结晶提纯B C . t2℃时A、B两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质量分数A>B
  • 1. (2024九下·昭平模拟)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 . 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 C . 当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 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
  • 1. (2024九下·盐城模拟) 将5g固体M分别投入到盛有不同温度下10g水的三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均有固体剩余,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烧杯编号

    未溶解的固体质量(g)

    3

    4.2

    4.6

    A . M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烧杯Ⅰ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Ⅱ C . 烧杯Ⅱ中再加50g水可使未溶解固体完全溶解 D . 40℃时固体M的溶解度为4g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