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宁德模拟)

    炎炎夏日,冰红茶是人们喜欢喝的饮料之一。

    (1)离子交换法净水过程如图,自来水经过阳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后,除去的离子是,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净化后的水的硬度(填“增大”或“减小”)。

    Ⅱ、冰红茶中的溶质

    (2)白砂糖可从甘蔗中获取。在制糖过程中,结晶得到的蔗糖晶体表面含有杂质,适用于清洗表面可溶性杂质的物质是(填“水”或“蔗糖饱和溶液”)。

    (3)食用盐可从海水中获取。结合图2氯化钠和卤水中主要成分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从溶液中获得氯化钠可采用结晶。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升温可使KCl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

    Ⅲ、冰红茶的配制

    (4)在冰红茶配制过程需要水、氯化钠、蔗糖的质量比为90:0.3:9.7,欲配制该溶液100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 1. (2024九下·黑龙江模拟)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填一种)。
    2. (2) t3℃时,甲,乙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其中所含溶剂质量较多的是(填“甲”或“乙”)的饱和溶液。
    3. (3) t3℃时,取甲,乙、丙三种物质各5 g,分别加入到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填“甲”“乙”或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1. (2024九下·江西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进行“制作叶脉书签”的拓展实验。

    【实验方案】

    (1)为便于实现叶脉与叶肉的分离,煮沸时需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时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和

    【产生疑惑】

    (2)实验中部分同学发现叶肉未完全清除,经过深入讨论,推测可能是使用的氢氧化钠发生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提出问题】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做出猜想】

    (3)猜想1: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2:完全变质,全部是

    猜想3:部分变质,是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

    (4)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一定量的干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滴加溶液

    溶液变红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

    【反思拓展】

    (5)氢氧化钠变质后碱性变弱,无法有效腐蚀叶肉,从而导致实验失败。为提纯该固体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溶液。

  • 1. (2024九下·江西模拟) 下图为硫酸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锌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40℃时,在50g水中加入70g硫酸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0g

    C.将60℃时硫酸锌的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80℃时,将a点对应的硫酸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1. (2024九下·石家庄模拟) 如图所示,t1℃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升温至t2℃。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NaCl B . t2℃时甲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 t1℃甲烧杯中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D . 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 1. (2024九下·石家庄模拟) 生活中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杀菌,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 . 取药品 B . 称量 C . 溶解 D . 装瓶
  • 1. (2024九下·赤峰模拟)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 ℃时,向15g甲中加入50g水,形成饱和溶液 C . ℃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D . 乙物质常用冷却结晶法从溶液中获得晶体
  • 1. (2024九下·鄄城模拟) 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 D . 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 1. (2024九下·咸阳模拟) 下表是不同温度时NaCl、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3

    38.4

    Na2CO3

    21.8

    48.8

    46.4

    x

    1. (1)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的种类和
    2. (2) 利用NaCl溶液选种:将鸡蛋放入NaCl溶液中,蛋壳只露出硬币大小的NaCl溶液适合选种。某同学进行图1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烧杯I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Ⅱ>I

      C.向烧杯Ⅱ中继续加入NaCl固体,使其适合选种

    3. (3) 20℃时,按图2操作:

      ①烧杯IV中(填“有”或“没有”)固体析出。

      ②表中x的数值是

  • 1. (2024九下·镇江模拟) 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t3℃时,分别将等质量(ag)的氯化钾和硝酸钾固体加入盛有200g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实验现象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KCl B . a的取值范围80.0<a≤127.8 C . t3℃时,KNO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D . 分别降温到t1℃,析出KCl的质量一定大于析出KNO3的质量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