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丰城期中) 某市妇联连续9年实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采用1个“爱心妈妈”结对1个困境儿童,并拓展N个社会关爱力量的“1+1+N”精准结对关爱模式,用爱托举起一个个困境孩子的“成长梦”。该举动体现出了对困境儿童的(   )
    A . 社会保护 B . 家庭保护 C . 公益保护 D . 政府保护
  • 1. (2024七下·丰城期中) 某市检察机关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2021年至2023年,该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检察案件459件,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此,下列对该检察机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履行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②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③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④能实现对未成年人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七下·丰城期中) 聘任“法治副校长”、开展青少年法治知识竞赛、以真实案例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各地纷纷以生动科学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让法治意识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这是因为(   )

    ①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的责任②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③只有铭刻在青少年心中的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④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七下·丰城期中) 某县人民法院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法官围绕电信网络诈骗及周边罪名的主要表现形式,引导未成年人认清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识别以免费游戏装备、投票返现等用于网络诈骗的犯罪手段。开展该活动(   )

    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②能杜绝未成年人受到电信网络诈骗

    ③有利于明确未成年人所具有权利④能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意识和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七下·丰城期中) 某校为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反诈意识,进行了专项的问卷调查。下表是此次调查的有关数据情况。这警示青少年(   )

    项目

    学生或家长遇到过诈骗

    因贪图获利而误入圈套

    虽报警仍无法追回损失

    关注各类反诈宣传

    有过再次上当受骗经历

    比例

    30%

    27%

    90%

    95%

    10%

    ①加强执法力度,消除电信诈骗②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执法力度

    ③依法自律,增强依法维权意识④拒绝不良诱惑,莫图一时之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上饶模拟) 2023年8月30日,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提出儿童青少年近视干预技术,采用三级预防策略落实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措施,以预防、降低、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这(   )
    A . 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 . 能够确保未成年人视力不损害 C . 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D . 有利于未成年人享有更多特权
  • 1. (2024·上饶模拟) 2024年3月25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近日,小饶所在的班级开展了拒绝校园欺凌的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完成任务单。

    “拒绝校园欺凌”调查任务单

    校园欺凌形式知多少

    如下图

    校园欺凌行为会侵权

    这些行为可能侵犯了①权、②权、③权。

    拒绝校园欺凌我出招

    1、

    2、

    3、

    1. (1) 【宪法至上】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
      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________,制定本法。
      请你将材料中加横线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法律评析】

      请运用宪法与立法法的关系相关知识,对小王的看法进行点评分析。
      小王同学认为,立法法对立法体制、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做了具体的规定,同时,又明晰了不同法律如何分工的问题,被称为“管法的法”,那么它可以取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3. (3) 【践行法律】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每个公民积极践行。为了让立法法深入民心,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

  • 1. (2024七下·柯桥期中) 【拒绝校园欺凌,保护少年的“你”】

    抵制校园欺凌向不法行为说“不”

    施暴者

    肢体欺凌: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

    语言欺凌: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社交欺凌: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网络欺凌: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诽谤他人、发布谣言或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受害者

    经常失眠、做噩梦、不愿上学、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失,抱怨有同学针对他,自尊心受挫、身体上有伤痕、有自我伤害倾向……

    旁观者

    大部分校园欺凌都有旁观者在场。他们看似与校园欺凌事件无关,却往往在欺凌事件的发展和终止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1. (1) 请从“行己有耻”的角度,对校园欺凌中的施暴者进行劝诫。
    2. (2) “身体脱线了,心里仍在‘发炎’”,走出欺凌的阴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请为受害者提供良方。
    3. (3) 微光成炬必照亮每个角落。请为拒绝校园欺凌,保护少年的“你”出谋划策。
  • 1. (2024九下·柯桥月考) 为“少年的你”撑好网络法律“保护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出台历程】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从2014年开始起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初稿,2016年、2017年均曾公开对外征求意见。

    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暴力、信息泄露等“魔爪”不时伸向青少年。2022年3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参与。意见稿提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网络欺凌预警机制等等。

    在历经7年讨论、三次公开征求意见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3年10月24日落地,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孩子们带来一方更健康安全的成长天空。

    1. (1) 联系漫画《保护伞》,从法治要求的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的必要性。
    2. (2) 结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的历程,说说我国是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