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澧县期中) 歌曲《我相信》中唱道:“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抛开烦恼,勇敢地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歌词中“我相信我就是我”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B . 展示自己的风采,接纳自己的一切 C . 欣赏自己,珍视自己的价值 D . 欣赏自己就要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 1. (2024七下·贺州期中)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安徽阜阳多家预制菜企业用劣质槽头肉生产梅菜扣肉的乱象,再一次将预制菜食品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守住安全底线,才谈得上健康发展。这说明部分预制菜企业没有做到( )
    A . 行已有耻,树立底线意识 B . 意志薄弱,不能战胜自我 C . 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D . 敢于说“不”,具有批判精神
  • 1. (2024七下·贺州期中)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地区发生7.1级地震,许许多多的"90后”甚至“00后”青年挺身而出,奔赴前线,为挽救生命贡献青春力量,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之所以要向榜样学习,是因为(   )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长大以后,我们一定可以像榜样一样成为名人

    ③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④榜样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七下·贺州期中)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面对青春的邀约,我们要(  )
    A . 悦纳生理变化,直面心理矛盾,拒绝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和创造力 B . 正确对待情感,男女同学不能交往,否则会早恋 C . 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消除负面情绪 D . 青春飞扬,自信、自强: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 1. (2024七下·义乌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这种气节,就是要从“行己有耻”做起,做好修身的根本工作。

    材料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1. (1)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什么?
    2. (2)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行己有耻”?
    3. (3) 材料二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寻找榜样,好的榜样有何作用?
  • 1. (2024七下·墨玉期中) 材料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三: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1. (1) 你怎样理解材料一语句中的"格"?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格"?
    2.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要求我们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应该怎样去做?说说榜样具有怎样的力量?
    3. (3) 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 1. (2024七下·南昌期中)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战胜困难需要(    )
    A . 自尊 B . 理想 C . 自立 D . 信心
  • 1. (2024七下·南昌期中) “忽如一夜春风来,裤脚纷纷卷起来”。卷裤脚、露脚踝成了部分中学生追逐的“时尚”,甚至寒冬时节也如此。对此,你想对这些学生说(    )

    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②追求时尚,不能伤了身体

    ③中学生不宜追求个性        ④标新立异才是真正的酷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1. (2024七下·南昌期中) 孔子说:“行己有耻。”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1. (1) 上述先贤言论共同表达了什么思想?
    2. (2) 如何践行“行己有耻”?
  • 1. (2024七下·南昌期中) 材料一  年轻的“90后”“00后”,正在或即将登上璀璨的舞台,他们的人生黄金时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相吻合,是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

    材料二  当前,我国青年人口规模近4亿,其中不少人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甚至成为领军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1. (1)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为什么要成为自强的一代?
    2. (2) 强国一代有我在!青年一代应怎样不负时代重托,承担起历史使命?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