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古镇的特点。

    留存至今的古镇,是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古镇大多有独特的建筑风貌、街巷格局和有关的民间传说。古镇保留了旧时代的生活痕迹,徜徉在古镇老街,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古镇延续着的城乡商品交流,构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一环。古镇往往是中国文化主要的传承所在,也是文人荟萃之地。古代著名书院和藏书楼大都位于宁静又不失文化氛围的集镇,许多著名学者文人也都生长在古镇的小巷中,名人故里成了世人瞻仰的胜地。中国民俗文化保留最多、展示最集中之地,也是介于城乡之间的集镇。古镇上逢年过节的祭祀,庙会和迎神赛灯的游行,婚丧喜事的筵宴,都反映了民俗传统的绵延赓续。随着人口增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一些古镇在改造中填河扩路,建设现代化住宅小区;有的为了大造商业街,扩建名人故居,而把居民搬迁一空;有的过度开发旅游,甚至建起了大型游乐场。这就造成一些古镇特有的情韵不复存在。

  • 1. 海南人伯畴是明代状元,人称“海南才子”,能诗善文。传说有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店老板热情欢迎,客气有加,求伯畴给酒店写几句吉利话。伯畴答应,挥笔而就下面的诗: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边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老板说:“您给我写首诗管用吗?”伯畴说:“我这是字谜诗,其实是四个字。”老板恍然,万分感谢。说起来,这也是一个绝妙的广告运作。

    这四个字分别是:

  •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 (1)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2. (2) 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墨梅

    王冕

    我空洗砚池头树 ,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 ①墨梅:指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晋代书法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树:这里指梅花。③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有淡墨、浓墨、焦墨等。

    1. (1) 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 的特点。

    2. (2) 借助画梅花表达了怎样一种人生态度?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城》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踟蹰”,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果,它就把卵统统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又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是“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

    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蹄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花开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的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害,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婆家被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花开时即开始呼叫,一直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美化了几千年 , 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 (1) 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2. (2)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3. (3) 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

  • 1. 《爱莲说》中从风度方面描写莲的清高的品质,又有端庄仪表,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 1. 《爱莲说》中从体态香气方面描写莲的形象的句子是。香远益清。分别表现了莲的正直。通达事理,美名远扬的品质,以示作者(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 1.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 1.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青泥何盘盘,。扪参历井仰胁息,”。

  • 1. 《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方面描写莲的形象的句子是。分别表现了莲高洁、质朴的品质,以示作者洁身自好。

1 2 3 下一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