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七上·宁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加点的词语。

      俄而雪骤          ②撒盐空中差可

      ③尊君在          ④与人行      

      ⑤相委而          ⑥元方入门不  

    2. (2)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1. (2022七上·麒麟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 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①王戎:西晋人,做过官,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②信然:确

    实如此。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日中

      ②元方入门不

      ③尝)诸小儿游

      戎不动

    2. (2) 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树在道边多子

    3. (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4. (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诸儿竞走取之。

    5. (5) 简要概括[甲] [乙]两文中元方、王戎的性格特点。
  • 1. (2022七上·海安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 (1)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节奏。(每句划一处)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元方入门不顾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白雪纷纷所似        未若柳絮风起

      陈太丘与友        下车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 (4) 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韫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 1. (2022七上·德胜期中)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 去后乃。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与友行    

      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后乃    

      而去

    2. (2)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4. (4) 请用“/”给【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5. (5)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②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 1. (2021七上·东洲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桓玄问刘太常曰:“ 我何如谢太傅?” 刘答曰:“ 公高太傅深。”又曰:“何如    舅子敬?” 答曰:“ 楂、梨、橘、柚,各有其美。”

    (选自《世说新语∙品藻》)

    【注释】①桓玄:桓楚开国皇帝。②刘太常:刘瑾,字仲璋。王羲之的外孙。历任尚书、太常卿。③子敬:王献之。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太丘去      舍:    

      尊君在         不: 

       下车之      引:         

      元方入门不     顾:

    2. (2) 将选文中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我何如谢太傅?

    3.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公 高 太 傅 深

    4. (4)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文横线处应填入一个敬辞,请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A. 贤                  B. 家                  C. 惠                  D. 舍

      ②小故事展现古人大智慧。【甲】文中的陈元方的智慧体现在:

      【乙】文中的刘太常的智慧体现在:。(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每空不超过10个字。)

  • 1. (2022七上·江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 去后乃。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与友

      ②过中不至,太丘舍

      ③去后乃

      ④相而去

    2. (2)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4. (4) 请用“/”给【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5. (5) 【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6. (6) 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 (2) 与儿女讲论文义( )( )
    3. (3) 俄而( )( )
    4. (4) 撒盐空中( )( )
    5. (5) 未若柳絮风起( )( )
    6. (6) 陈太丘与友行( )
    7. (7) 期日中( )
    8. (8) 太丘舍去( )( )
    9. (9) 去后至( )
    10. (10) 门外( )
    11. (11) 尊君( )( )
    12. (12) 相委而去( )( )
    13. (13) 君与家君期日中( )
    14. (14) 是无( )( )
  • 1. 阅读下面课内外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①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②家禽。”(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丙)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③,自处其中。人问其 , 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还。(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①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②夫子:指对长者的尊称。③令方:使成方形。

    1. (1) 阅读文言文,可以由不同方法推知词义。请根据相关提示完成下表。

      方法

      关联词句(或义项)

      推知词义

      联系前后文推断法

      设果

       

      为:

      成语推断法

      以为子

      扬先抑

      欲:

      字典查阅法

      人问其

      ①缘故,原因。②旧的。③死亡。④故意。

      故:

    2. (2) 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3. (3) 阅读上面三则短文,根据文中波浪线的句子补全下列对话。

      (甲)谢朗(兄子)说:“(白雪纷飞)好像是把盐撒到空中一样。”

      谢道韫(兄女)说:“ 。“

      (乙)孔君平指着杨梅给他(杨氏之子)看,说道:“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氏之子听出了话外之音,说:“ 。“

      (丙)有人问何晏:“你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待在方框中,这是为什么啊?”

      何晏便说:“。”

    4. (4) 上述三则短文中的孩童都言行不凡,请选择其一,仿照示例,简要分析点评。

      (示例)我选择谢道韫 , 我这样点评(她):自信的她把纷纷飘扬的白雪比作凭风起舞的柳絮,比喻精妙,令人称颂,这表现出她不俗的文学才情(合理想象,妥帖比喻)

      备选人物:杨氏之子  何晏

      我选择,我这样点评: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文章结尾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以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B . 《咏雪》开始写下雪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引出“咏雪”的事件,渲染谢太傅一家融洽的氛围。 C .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家君”,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 .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针锋相对,义正词严地批评了友人,言之有理,可见他的机智聪明。
  • 1. 文学常识填空。

    刘义庆, (朝代)

    家。他爱好文学,喜欢招纳文士,组织编写了,这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篇和篇。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