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 . 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 . 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表达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所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D . 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 1. 阅读古诗,回答下面各小题。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1) 这两首诗的作者是
    2.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3. (3) 请从修辞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 (1) 东碣石( )
    2. (2) 未若柳絮风起( )
    3. (3) 不亦乎( )
    4. (4) 好之者不如之者( )
  • 1.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 (1) 曹操,字,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朝代)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歌大多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等。
    2. (2) 李白,字,号,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有《》《》《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3. (3) 王昌龄,字(朝代)诗人,著名(诗派)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4. (4) 马致远,号,大都(今北京)人,(朝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之称。
  • 1.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 (1) 东碣石       临:       
    2. (2) 水何澹澹       澹澹:
    3. (3) 山岛竦峙       竦峙:     
    4. (4) 海日残夜     生:
    5. (5) 乡何处达     书:       
    6. (6) 断肠人在天涯   断肠:
  • 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 朗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 . 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的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自然的理趣。 D .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之情。
  • 1. 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B . 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 . 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D . 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
  •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歌以志(用)

    风正一帆(挂)

    B . 乡书何处(送到)

    枯藤老树鸦(黄昏)

    C . 汉灿烂(星星)

    海日残夜(升起来)

    D . 北固山下(停宿)

    古道西风瘦马(秋风)

  • 1. 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作者泊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了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 . 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 . 领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为下联描写做了铺垫。 D . 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感,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
  • 1.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各题。

    白朴是著名元曲作家,他曾作《天净沙·春》《天净沙·夏》《天净沙·秋》《天净沙·冬》小令四

    首,下面是其中的两首。

    天净沙·A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B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①簟(diàn):竹席。②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③飞鸿:天空中的大雁。

    1. (1) 请根据诗歌内容,补写题目。

      A.

      B.

    2. (2) 请结合知识卡片,选择其中一首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知识卡片

      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