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七上·上思月考)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歌名句。
    1. (1) 故园是心的归宿: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家园情怀。
    2. (2) 风景是情的寄托:读曹操的“。树木丛生,”、李白的“,闻道龙标过五溪”、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可以体会到诗人笔下的景物所营造出的特别氛围。
  • 1. (2022七上·金华月考) 请选出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此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B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D .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令人敬佩的作家,他以病残之躯完成了《病隙碎笔》。课文《秋天的怀念》饱含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 1. (2022七上·德州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人们的称呼有多种方式,谢太傅是以官职称人,龙标和陈太丘则是以任职地地名称人。 B . 称谓有敬词谦词之分,令爱、拙作、惠顾等都是敬词,舍弟、拙见、家严、高论则是谦词。 C .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D .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 1. (2022七上·永年月考) 下列各项中对四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观沧海》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B . 《次北固山下》通过写北固山外江春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C . 《天净沙·秋思》通过叙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 D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和同情之情。
  • 1. 以下两首诗都写到“月”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请分析第二首诗歌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颂钓者

    [唐]德诚禅师

    千尺丝纶①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②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①丝纶:指钓鱼所用的钓丝。②波:指涟漪。

    (借月抒情)诗人和王昌龄天各一方,但明月当空,千里共赏,诗人把明月看成友好的使者,让明月把自己的愁绪带到夜郎,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

    (借月抒情)

    小贴士

    意象: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诗歌中,借助“月亮”抒发怀人感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法,但不是所有的“月亮”都用来抒发这一情感。

  • 1.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各题。

    白朴是著名元曲作家,他曾作《天净沙·春》《天净沙·夏》《天净沙·秋》《天净沙·冬》小令四

    首,下面是其中的两首。

    天净沙·A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B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①簟(diàn):竹席。②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③飞鸿:天空中的大雁。

    1. (1) 请根据诗歌内容,补写题目。

      A.

      B.

    2. (2) 请结合知识卡片,选择其中一首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知识卡片

      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 1. 阅读下面古诗歌,回答各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注]①嗈(yōng)嗈:雁叫声。②骛(wù):野鸭子。

    1. (1)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第二首元曲所展现的画面。
    2. (2) 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 1.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题一: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留下气势磅礴的诗词;毛泽东曾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到“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请你也写一段描绘大海的文字。100字左右。

    题二:从本课《古代诗歌四首》中任意选取一首,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 1. 诗句填空。
    1. (1) 《观沧海》中描写草木茂盛、呈现一派生机的句子是。描写深秋季节大海之上波浪翻涌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借助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的宏伟气势和诗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落花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句子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的句子是
    3. (3) 《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体现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借“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4. (4)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一句是
  • 1. 文学常识填空。
    1. (1) 曹操(155一220),字,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慷慨悲凉,代表作有《短歌行》《蒿里行》等。
    2. (2) 李白,字,号,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
    3. (3) 王湾, (朝代)诗人。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4. (4) 马致远,号,一说字千里,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