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衡阳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1)  下面对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本词和曹操《观沧海》中的表现手法有何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 1. (2023八上·游仙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
    2. (2) 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 1. (2024七下·襄州开学考) 阅读诗歌《观沧海》,完成下面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2)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1. (2023七上·茂名期中)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 1. (2023七上·苍梧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2) 请你运用学过的诗歌赏析知识,说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 
  • 1. (2023七上·南宁期末)  古诗文阅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2) 言志,寓志于形象之中。李白通过对床前明月的描写,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曹操则通过对眼前①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②。 
  • 1. (2023九上·钟山期末)  请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诗句。

    人生自是有诗意,曹操打胜仗时用“日月之行,①;②,若出其里”(《观沧海》)抒发自己阔达的胸襟;李白离家远游时用“③,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书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杜甫科考失利时用“会当凌绝顶,④”(《望岳》)来激励自己;刘禹锡悲痛怅惘时用“⑤,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自己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白居易春游时用“⑥⑦”(《钱塘湖春行》)直接抒发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范仲淹被贬后仍用“⑧⑨”(《岳阳楼记》)来表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艾青在国难当头时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⑩……”(《我爱这土地》)抒发自己对祖国真挚的情感……无论处在何种境遇,文人总能用诗文书写自己的诗意人生。

  • 1. (2023七上·新兴月考) 曹操《观沧海》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请结合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任选一个角度,谈一谈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建安风骨”之特点的。

    知 识 卡 片

    _建安年间,群雄逐鹿,战争不断。文坛上,以曹氏父子三人为中心的文人学士,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在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文学风格,风骨遒劲、雄浑豪迈、慷慨悲凉是其特点。

  • 1. (2023七上·鹿寨期末)  古诗词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2)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 1. (2023七上·罗湖期末) 仙湖植物园的揽胜亭中有许多对联,其中一副令小罗与小湖浮想联翩。

    上联:百卉万芳茂林幽兰杨柳翠

    下联:一湖三色青山绿水夕阳红

    小罗:上联中的“百卉万芳”让我想到了那些古诗中的花儿。如: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小湖:下联中的“青山绿水”让人想起那些吟咏山水的名句。如: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罗:看来,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只是一味学习背诵是不够的,还要在实际中思考运用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这就是《论语》中所谈到的“”吧。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