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下·慈溪期中) 是地球上一切活动的主要能量源泉。
  • 1. (2023七下·北仑期中) 地球的大气层有增温的效应,与人工的玻璃温室相似,下列图形中较能合理地表示这种现象的是(→:地球辐射,太阳辐射)(  )
    A . B . C . D .
  • 1. (2023七下·北仑期中)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②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

    ③氟利昂也是温室气体

    ④减少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发展氢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效应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 (2023七下·慈溪期中) 夏日,为了安全起见,运输油的油罐应涂成 ( )

    A . 红色 B . 紫色 C . 黑色 D . 白色
  • 1. (2023九下·宁波月考) 若在帆船的起航阶段刮起了东风,为使帆船获得向北的动力,则应该调整船帆为(      )

    A . B . C . D .
  • 1. (2023九上·玉环月考) 下列有关核能利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氢弹是根据裂变的原理制成的,原子弹是根据聚变的原理制成的 B . 氢弹和原子弹爆炸时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方向性的 C . 目前核电站的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聚变 D . 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化学能→内能→电能
  • 1. (2023九上·鹿城期末) 2022年12月,核聚变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家在使用激光的聚变实验中首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即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的能量还要多。这意味着,人类未来有望结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或将拥有个安全、绿色、用之不竭的能源选项。核聚变使用的核材料是下列中的(   )
    A .   氢(H) B . 氦(He) C . 铀(U) D . 钚(Pu)
  • 1. (2023九上·义乌月考) 中国科研团队再传喜讯,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创造了新纪录。点亮“人造太阳”,将来有望实现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供应,实现能源自由。
    1. (1) “人造太阳”获得核能的方式是(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2. (2) 水从高处流向地处后,无法自发回到同样的高度,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所以尽管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仍然要节约能源。
  • 1. (2023九上·安吉月考) 关于核电站,小科总结了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核电站是利用氢核的聚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B . 核电站的核心是利用核反应堆控制核能平稳地释放 C . 核电站的反应堆中放出的核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 D . 核电站产生的废料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海中
  • 1. (2023九上·温州月考) 2023年11月3日,已完成由我国启动设计建造可控的“人造太阳”(如图)项目中的全球最大项目磁体支撑产品在广州交付。也为中国未来聚变堆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 (1) 设计建造可控的“人造太阳”的原理是按照太阳内部热核,受控的核能为人类提供几乎取之不尽的能量。
    2. (2) “人造太阳”加热功率超过1×1012瓦,若利用“人造太阳”发电,发电效率为60%,则每小时发电量达千瓦时。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