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随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A)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 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燃麻蒿以照。观书有合意处,书其衣,(C)记其事。同学者悦其勤学,常以净衣之。临终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拾遗记》)

    【注释】①笈:书箱。②庵:茅草小屋。③荆:一种有刺的灌木。④蒿:野草。

    1. (1)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⑴主人日

      成语推断法“一而再,再而三”

      ⑵常以净衣

      课内迁移法“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⑶临终

      语境推测法

    2. (2) 请将“以”“而”“也”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B.  C. 

    3. (3) 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4. (4) 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5. (5) 甲文中作者写同舍生有什么用意?
    6. (6) 宋濂和任末有什么相同的品质?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
  • 1. (2024九下·随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有知亦不可无畏

    游宇明

    ①“无知无畏”是经常来拜访我们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说:一个人无知,更容易自以为是,面对一些不熟悉的事情更喜欢发表轻率的意见,做出鲁莽的决定。其实,一个人无知,固然不应该无畏;一个人有知,也同样必须怀有对事物的敬畏之心。

    ②世间的知识无穷无尽,为了便于学习,我们的社会不得不将它们分成各种门类,一个人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便可成为“专家”,在两个、三个、四个领域有所贡献,就会被视为“通才”。“专家”也好,“通才”也罢,其学识总量与世间的总知识相比不过是九牛之一毛,更何况,生活中一般人的知识还远远达不到专家、通才的境界。所以,无论如何学富五车,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其实都是无知的,根本就没有不畏的资本。

    ③知识是动态的,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知识,我们很难做到一学定终身。青年时代,书本告诉我:地球上只有人才有语言与情感,后来动物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动物也同样有自己的语言与情感,只是它们的语言与情感只有同类才能体察而已。再比如,我刚使用手机的时候,手机只有三个功能,打电话、发短信、看日期时间;现在的手机就是一部微电脑,电脑能够干的事情,手机几乎都能搞定。如果一个人固守传统的知识,不懂得与时俱进,一定会被时代淘汰。

    ④是的,有知亦不可无畏。首先我们要畏惧的是自己的能力。一个人读的书再多、社会经验再丰富,你的才华都是有方向性的:有的人可能适合写作而不适合从政,有的人也许适合经商而不适合做学问,有的人或许适合唱歌而不适合跳舞……明白了自己的短板所在,不过分将自己的时间、精力用在补短上,而是充分扬长,你在事业上才可能取得应有的成就。所谓“多才多艺”,绝不是指的某个人做事可以一通百通,只是说有的人展现才华的领域比一般人稍稍多一点。

    ⑤行走在尘世,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我们的内心都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的名字时有不同,有时叫是非感,有时叫正义心,有时叫良知,但它们的“远方”一致,就是可以引领我们的一言一行符合公序良俗,有益世道人心。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职位多么显赫,都始终不能忘记这把尺子。明代吕昭书读得很好,为官很有政绩,升任沁州知州,蒲城的老百姓以金钱相赠,他说:“我没有‘一钱太守’刘宠一样的癖好,敢请为父老留下一文也好啊!”反复推辞不敢。他的儿子吕旦刚考中进士,他说:“若饮贪泉之水,死后将不会被列入吕氏宗祠;哪怕穷得只能吃糠咽菜,我们还是父子。”吕昭畏惧的就是自我的内心。

    ⑥人也应该畏惧法度。好的法律是人行为的基本规范,无知之人固然应该老老实实遵守,有知之人更要做出榜样,知法犯法从来不会被人视作聪明,而会被看成是无耻。道理很简单:任何社会都是需要组织的,硬性的组织手段是设立各种行政区域、制订操作性强的法律,用行政、司法权力保证大大小小区域的正常运行,软性的组织手段是通过道德规范公众的行为,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动”做到不影响他人的利益、不妨碍社会的发展。对道德、法律没有畏惧,再有知识的人也不会得到公众的尊敬。

    ⑦一个人渺小也好,伟岸也罢,都是活在一定的时间中,能不能被时光铭记,从来就是人生作为的一种标志。畏惧时间的无形之手,尽可能去做能够有益于千秋万世的事,这是有知者最明智的选择。汉代的司马迁没有当过大官,也没有成为巨富,他只是懂得一个道理:人的价值最终是由时间来评定的。他以坚韧的毅力完成了一部《史记》,结果,司马迁也真的在历史上留下了英名。

    ⑧有知者一旦有畏,他们也就有了一双飞向未来的坚硬翅膀!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请按照④⑤⑥⑦段的论证思路,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一个人若有知,也同样必须怀有对事物的敬畏之心”这一中心论点的。
    3. (3) 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的启示。
  • 1. (2024八下·黄冈月考)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硕鼠

    《诗经•魏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 , 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①贯,借作“宦”,侍奉。女:一作“汝”。②逝:通“誓”。③爰:乃,于是。

    1. (1) 我们学过的《诗经》作品中,与本诗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是( )
    2. (2) 《诗经》主要的手法是赋、比、兴,请结合本诗分析“比”的手法。
  • 1. (2024八下·黄冈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地图上旅行

    张凌云

    ①作为地理爱好者,我醉心于长时间地盯着地图,或者索性闭上双眼,在脑海里描摹出地图的模样,持续一场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神游。只要对着地形图,我就会熟练地穿越时空的罅隙,腾挪跃动,自由飞翔……

    ②我站在一小块深绿色之上。绿色代表着低海拔,200米以下是深绿,200米至500米是浅绿。此时,我身在中国正东部的长江三角洲。一望无际的平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接下来,我将由东往西,去做绿、黄、棕、褐、紫等色彩不断变幻的游戏,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山地等地貌不断地更换。

    ③我决定不按直线,稍打破常规,折向西南。平坦的地势渐渐消失,眼前山峦起伏,穿插着各种平地缓谷。这里是中国三大平原的终点,通称江南丘陵,横亘在长江以南的一大片土地上,颜色也由浅绿变成浅黄,不少山峰安用深黄色标注,海拔已超过1000米。我腾挪在江西湖南的腹地上,在庐山井冈山街山之间任意切换,满面扑来的是清凉的山风和连绵的翠竹,还有偶尔飘过的茶香和辣椒香。

    ④越过雪峰山,我进入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这里颜色以深黄为主,但我瞥过云贵高原,又折向西北,寻找传说中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在广袤的中西部有它的存在,近乎于一个奇迹,这块浅绿色的圆形盆地,地势平缓,环境宜人,自有文明起,就一直是西部重镇、巴蜀之间的各种演义,除了金戈铁马和风云际会,更多的还有酒楼茶肆和滚滚红尘。

    ⑤告别四川盆地,我径直北上,穿越汉水谷地,关中平原,到达陕北高原。陕北高原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土塬广布,地表覆盖着厚达几十米的松软黄土。站在陕北苍茫的大地上,我仿佛听见来自蒙古高原的北风,年复一年地默默搬运堆积着黄土,又仿佛听见头扎白毛巾的老乡,远远地唱着苍凉的信天游,还仿佛听见铿锵的安塞腰鼓,精壮的汉子们手执鼓槌,鲜艳的红丝带来回飘舞……

    ⑥离开陕北高原,我向西向南,踏上了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这里有着世界上最伟岸的高原,也有着地球上最雄峻的山脉。地图上的黄色不见了,代之以浅棕。深棕、褐色、紫色,每变换一种颜色,海拔上升100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的地方居然用白色标注。哦,终年积雪的雪线!凡间的色彩已不能说明高原的挺拔,那是接近天穹的地方。

    ⑦我像一个朝圣者艰难地跋涉着,依次穿越汉民族的万山之祖昆仑山和藏民族的各座神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脚下也越来越高,最后到达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对着地图上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我知道,现实世界里,今生今世都不可能攀上这座最高的山峰,但在想象的空间里,此刻我正如高山兀鹫,自由翱翔在世界之巅,俯瞰所能见到的一切。我看到十多座超过8000米的高峰一路排列,它们就像不发一言的巨人,矗立在冰清玉洁的世界里,时间仿佛就此凝固,唯有离太阳最近的阳光照耀着这片永恒之城。

    ⑧或许是其境过清,不宜久居,我向北轻轻一跃,飞越了整个青藏高原,进入新疆境内。此时,我正在昆仑山下,即将踏进塔里木盆地的主体——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关于沙漠的诗篇,如著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____”等,但背景多是发生在阳关、玉门关以西,至多北疆一带,提及塔克拉玛干的很少。

    ⑨我略作停留,随即翻越天山,来到遥望阿尔泰山的准噶尔盆地,中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既有莽莽高山,也有浅洼低地,准噶尔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其周围的一圈陆地,也不得不标注以低于海平面的军绿色。在这片人称中国死海的地方,我定定地站住了。

    ⑥惠风和畅,浅草依依,三三两两的飞鸟掠过湖面,又停在不远处的芦苇之上,远山连练,牛羊聚集,这田园牧歌般的风光,让我忘记了自己身处遥远的北疆。那么,就让这里成为此行的终点站吧,我将找个幽静处躺下,轻轻逍遥走一段宁静时光。

    (有删改)

    1. (1) 第①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3. (3) 下列诗句填入第⑧段横线处,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4. (4) 选文描述的是一场虚拟的旅行,为什么能带给人真实的感受?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 1. (2024八下·黄冈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小石潭记》节选

    唐·柳宗元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而去。

    【乙】

    游青碧溪记

    明·李元阳

    溪在点苍山马龙峰之南,予尝游焉。嘉靖丙辰,又同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源出山下石涧,涌沸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观玩久 , 乃侧左崖石罅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中潭深两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鸦碧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至溪上,敷纹壁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

    马、任二公尝建“濯缨亭”,今废矣。此溪四时不竭,灌溉千亩,人称为“德溪”云。

    【注释】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沸:泉水涌出的样子。③石罅(xià):石缝。④榖(gǔ)纹:绉纱的纹路。常比喻水的波纹。

    1. (1) 请你根据表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成语推测法

      水尽

      ⑴深其源

      字典查阅法

      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①亲近而不庄重;②轻视,忽视;

      ③安于,习惯于;④更迭,交替

      ⑵人多易之(填写序号)

      课文迁移法

      溪行,忘路之远近

      溪而出

      词类活用法

      乃侧左崖石罅中:爬上

      ⑷皆可以赏其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4. (4)  请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识,限两处)

      青 绿 白 黑 丽 于 宝 玉 错 如 霞 绮。

    5. (5) “潭”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作者的主观情思。请结合两篇文章,以此探究“潭”的丰富意蕴。
  • 1. (2024八下·黄冈月考)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百衲衣

    叶大春

    ①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②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③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怨娘:“冒这么大危险抢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④在故乡,13岁就算成人了。我13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着那件百衲衣,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⑤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13岁那年,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⑥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呀!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 (1)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地介绍一下“百衲衣风俗”。
    2. (2) 本文围绕“百衲衣”,主要写了四件事:①,②,③母亲送百衲衣给我,④访问民俗专家,揭示百衲衣的含义。
    3. (3)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4. (4) 作者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你能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你穿过的“百衲衣”吗?
    5. (5)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上文完成后面题目。

      链接材料 :百家锁是小孩的家人挨户乞讨,每户要得一文钱,然后把这些钱另铸成一把锁挂在小孩脖子上,为的是用百家福寿锁拴他的生命。这种做法在北方很流行,北京称为“化百家锁”。南方有种异曲同工的做法,把七粒白米和七叶红茶用纸包好,送给亲朋,亲朋还赠碎银,用碎银铸成锁,正面镌刻“百家宝锁”,反面镌刻“生命宝贵”,把锁系在小孩脖子上。

      有人认为选文和链接材料中的风俗虽含有较多的迷信色彩,应予以摒弃。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风俗的呢?结合具体风俗谈谈自己的观点。

  • 1.  盗窃乱贼而不
  • 1.  男有分,女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