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 若给右图选定一个主题,合适的是( )

    A . 山顶洞人采集场景想象图 B .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C . 河姆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 D . 半坡人农耕场景想象图
  • 1. (2024·)  考古是探究历史的重要途径。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刻有文字的甲骨

    材料三: 右图为西周早期青铜器“武王征商簋”的铭文, 内容如下:“武征商,

    惟甲子朝,岁鼎,克闻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锡右史利金,

    用作檀公宝尊彝”。译文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王。 一夜之间

    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

    后的辛未日, 武王在阑地论功行赏, 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

    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1. (1)  材料一中的稻谷也出土在左侧地图的哪一个遗址中?(写序号)

      该地稻谷的出土说明了什么?

    2. (2)  材料二的甲骨出现在哪一朝代?甲骨文的发现从文字发展史和史料价值上看,分别有什

      么意义?

    3. (3) 材料三的铭文记述了哪一场战役?该铭文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对西周历史的记载相比,谁的可信度更高?请说明理由。
    4. (4)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我们了解史前历史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 1. (2024·) 考古发现,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在以粟类作物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和以家猪为 代表的家畜饲养的基础上,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和饲养黄牛、绵羊,且这一时期被发现的小麦遗址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 )
    A . 成为水稻的发源地 B . 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C . 农用动力发生变化 D . 轮作复种技术发达
  • 1. (2024·)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两大集团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战争,最终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汉朝而告终。这场战争的实质是( )
    A . 诸侯争霸 B . 兼并战争 C . 农民起义 D . 争夺帝位
  • 1. (2024·) 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下列材料可以说明( )

    材料

    出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汉书 • 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秦始皇本纪》

    A . 地方管理,行政高效 B . 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 . 中央集权,创新制度 D . 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 1. (2024·) 下面为“北京人遗址发掘文物”展板的部分素材,适合放入图 4 处的图片是( )

    图 1

    图 2

    图 3



    ?

    图 4

    A . 打制石锤 B . 碳化稻粒 C . 磨制骨针 D . 彩绘陶盘
  • 1. (2022七上·龙岗期中) 下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其中“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建都)兹中国,自兹又(yì,治理、安定)民”一句中有“中国”一词首次出现于文字记载中。材料中的“中国”是指当时( )

    A . 统治的地域中心 B . 诸侯受封的区域 C . 地方诸侯的国名 D . 中华民族的总称
  • 1. (2022七上·龙岗期中) 《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的分界线是( )
    A . 分封制向禅让制的转变 B . 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C . 家天下向公天下的转变 D . 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
  • 1. (2022七上·龙岗期中) 下表为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生活状况对照表。据此可知( )

    项目

    河姆渡人

    半坡人

    生活年代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年

    生活流域

    长江中下游

    黄河流域

    房屋类型

    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生产方式

    原始农耕(种稻为主)

    原始农耕(种粟为主)

    A . 早期的中华文明已经具有区域性特征 B . 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 C .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已进入文明社会 D . 南方文明水平比北方高
  • 1. (2022七上·龙岗期中)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及思想家。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教”主要指的是孔子( )
    A . 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 推崇西周的宗法制,主张以德治国 C . 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 撰写《论语》,为后世留下了经典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