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医学家张仲景积累临床经验,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下列选项中,有关这本典籍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是中医临床百科全书 B . 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C . 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D . 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风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

    (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因科举废行而入士无门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介入,以及戏剧自身的发展,促成了元杂剧在短时间走向繁荣。……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谢士霞、王晓燕《元代元曲兴起的原因浅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的总体特征及成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曲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如表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度

    公元(年)

    户数(户)

    人口数(人)

    资料来源

    中宗神龙元年

    705

    6156141

    37140000

    《资治通鉴》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709

    52919309

    《通典·食货志》

    代宗广德二年

    764

    2933125

    16920386

    《旧唐书》

    德宗建中元年

    780

    3805076

    《唐会要》

    宪宗元和十五年

    820

    2375400

    15760000

    《旧唐书》

    文宗开成四年

    839

    4996752

    《旧唐书》

    A . 自然灾害的频发 B . 均田制遭到破坏 C . 政治局势的影响 D . 疆域的不断缩小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随着军事扩张,金统治者将夺取的大量田地分给他们耕种。不久以后,谋克自己不再耕种田地,而是役使汉人种地,他们成为地主。上述现象(   )
    A . 加强了金的统治力量 B . 增强了女真族的军事力量 C . 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 D . 促使女真贵族生活的堕落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近代以来,复兴中华成为了几代中国人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晚清以来,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梁启超认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他的民族主义既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强调了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1917年李大钊则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认为“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黄兴涛《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对西方认知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转变”?并分析发生转变的原因。
    2. (2) 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某先贤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为此,他主张(   )
    A . 统治者要“为政以德” B . 以无为达到无不为 C . “非攻”可以民富国安 D . 君主要以法来治国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 的职业;甲午战后,“舍儒而商”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尚。这反映了(   )
    A . 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 B . 科举取士不合时宜 C . 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 D .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下表是宋代理学家的言论。由此可知,他们(   )

    言 论

    出 处

    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

    程颐、程颢《二程集》

    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

    朱熹《论语集注》

    盖天理只是人事中之理,而具于心者也。天理在中而着见于人事,人事在外而根于中。天理其体而人事其用也

    陈淳《北溪字义》

    A . 将封建礼义和天理相结合 B . 完成了儒家信仰的理论重建 C . 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对立 D . 发展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根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评价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封建论》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藏书》

    A . 秦始皇制定了统一的法律 B . 秦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 C . 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D . 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制度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明清时期,交通运输仍以水运为主,近海航道、长江、运河等内河成为运输主干道,舟楫不通之处附以驿道等陆路运输,这样就形成了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交通为辅的全国性交通网络。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商人结为商帮,活跃于全国各地。据此可知(    )
    A . 这有利于全国性市场网络体系形成 B . 地域性商帮地位不断提高 C . 交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D . 重农抑商的政策难以推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