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学校开展的“何谓中国”主题系列活动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这就是美丽的中国,是我养我的热土;这就是可爱的中国,是我们扬帆奋进的好地方.

    广袤的祖国大地,到处都有“好地方”——远方的山河,身边的巷陌,还有自己心灵的“小天地”……在这样的好地方,我们可以读书学习,锻炼身体;可以感悟自然,追逐梦想……

    请以“这是的好地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补全题目,自选文体;

    ②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个人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 1. (2024·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泰山之春

    王剑冰

    ①这天早上,整座泰山,变成了一座通体深红的山。空气的明净通透,使得深红没有一点杂质,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釉彩。

    ②泰安人说,这景象一年也见不到几回,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成一篇好文章。

    ③《诗经》有赞:“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泰山处于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泰山那雄重盘礴的山体,有着直达心灵的神秘色彩,有着安定、康泰的丰厚内蕴。泰山也便承载着“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④已经立春。阳光照耀天空和大地。一只鹰飞过,像一个舞者划过冰面。我似乎从来没有听到鹰的叫声。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去,和阳光一个方向,在泰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

    ⑤泰山上的植物在云雾中发育,逐渐挺直自己的腰杆,实际上是挺直了自己的个性。这些植物,有些是独立的个体,有些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有的甚至开出了小小的花朵。还有,那些历经无数岁月的松柏,或在石缝中直立,或在山崖边斜逸,将一些葛藤也拉了上去。

    ⑥泰山展现的不光是岩石,也有另一种生命的渲染。我虽然叫不全它们的名字,但我知道,它们悄悄汇集、增添着泰山的风采。

    ⑦四下里流淌的泉溪,将大山深处的信息传递出去。鸟儿有使不完的劲,它们飞来飞去,叫来叫去。从这个山头飞到那个山头,从那个山头再飞向另一个山头。风这里摇那里晃,没有一时消停,把崖间的野青茅一会儿翻过来,一会儿翻过去。

    ⑧随着时间变化,那些植物更不一样了,为山体染了浓浓的一层墨绿。就此知道,泰山的春天真的来了,泰山的春天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色彩都会呈现。

    ⑨天上的云一大块一大块的,而且压得很低。暗蓝的云与白色的云交叠着,在风中翻来覆去地滚动。这个时候望向泰山,也就看到了云海奇观。

    ⑩泰山从浓重的云团中奋然而出,那些“五岳独尊”“昂头天外”的石刻格外亮眼。难怪大诗人李白站在山顶狂啸: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⑪泰山,以它的宏大深沉、雄壮威严屹立于天地间。正如哲人所言,是一部宏大的人文与自然的教科书!

    ⑫渐渐地,一个动人的景象显露出来,通往岱顶的山道上,那么多的人在攀登。他们一个紧随着一个,层层叠叠,如同在激情满怀地踏浪而行。他们知道,只要攀登,就能到达心中的那个顶点。

    ⑬俗话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春天是一年的开端,春天攀登一回泰山,就好似人生拥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⑭在泰山,从红门到山顶都会看到“登高必自”“惟天在上”的各种启示。人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人说“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人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给人以无限的精神。登山一如人生,需要刻苦与勤奋,需要决心和勇气。登泰山,也等于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与超越。

    ⑮看,登山的队伍中,有老人有孩子,还有挑山工。无论雨雪风霜,泰山挑山工始终与攀登的人们一路相伴。多少年来,他们凭着坚忍与毅力,将人们所需挑上山顶,装饰了泰山,丰厚了泰山,也成为泰山上活的山岩和脊梁。登山者看到他们,立时就有了参照,有了鼓舞,有了劲头。

    ⑯朝晖洒满了泰山,亦洒满了中华大地,在这片土地上,朴实而又勤劳的民族,谱写着一页又一页华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⑰春天来了,春天的泰山迎接着登泰山的人们。登山道上,人们或者都会想起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读完文章,你与同学一起品味语言。

      小魯:我读到第②段“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做成一篇好文章”时,觉得这句话与“造化钟神秀”在修辞手法上有一致的地方,请你赏析一下吧。

      你:

      小元:第④段“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去,和阳光一个方向,在泰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中“划”“冲”“拉”三个词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你:

    3. (3) 第⑮段说挑山工“装饰了泰山,丰厚了泰山,也成为泰山上活的山岩和脊梁”,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4. (4) 你们小组想以“泰山之春”为题拍摄短视频,参加“奋进中国”作品展示活动。你想在短视频中使用下面哪个场景?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场景一:那些历经无数岁月的松柏,或在石缝中直立,或在山崖边斜逸,将一些葛藤也拉了上去。

      场景二:通往岱顶的山道上,那么多的人在攀登。他们一个紧随着一个,层层叠叠,如同在激情满怀地踏浪而行。

  • 1. (2024·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各具特色,饮食也呈现独特的风格,如鲁菜的香醇、川菜的麻辣、鸟菜的鲜美等。

    中国饮食尤其讲究“食以材为先”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烹饪过程注重食材的合理搭配,利用多种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炸等,以达到色、香、味、形、养俱佳的效果。这既增强了口感,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

    中国人还会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追求味道醇厚,多煲炖焖煨;夏天讲究清淡爽口,多凉拌冷拼。

    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在宴请宾客、庆贺喜事等场合,人们通过签桌上的礼仪来表达友谊、团结、礼貌和尊重。

    中国饮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千百年来,食材、烹饪技艺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着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美食直播”。在新的时代,中国饮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和创新性传播,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显魅力。

    (摘编自《中国饮食文化》)

    材料二

    不同的食物在与口腔的碰撞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味道刺激与感受,这种感受便被称为“味”。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对饮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味”的追求。从酸甜、咸香到麻辣、香辣,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也能千变万化出多种味道,红烧、醋溜、清蒸……这种在“味”上的追求与独到成就,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是食物的灵魂。如果说,茹毛饮血只是人类之初为满足生存需求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饮食行为,那么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咸之上推陈出新。酸甜酥嫩的“糖醋鲤鱼”、麻辣鲜香的“水煮肉片”,都充分吸收了多种调料的味道,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摘编自《我国饮食的调味艺术》)

    材料三

    张骞通西域,将西域与中原联系了起来,此举被太史公司马迁称为“凿空”,而张骞“凿空”西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凿通”的效果。伴随着军政、经贸的往来与文化传播,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中原本土的梨、桃等得到西传,现在被誉为“果中王子”的库尔勒香梨,据考证,就是张骞通西域时带到新疆种植并不断改良而成的,葡萄、石榴、胡瓜、胡萝卜等得到东进,孜然、茴香、胡椒等香辛料也一举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

    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植物的交流,本质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物种的传播、资源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赢。

    (摘编自《张骞通西域的历史馈赠》)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诗句,可体现材料三“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的一项是(    )
    3. (3)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饮食的特点,完成下图。

    4. (4) 材料三提到“凿通”的效果。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述“凿通”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体现。
  • 1. (2024·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王公政教

    [明]沈德符

    王锐,永平府迁安县人,进士。景泰间,为彰德知府,锐长身修髯顾眄生威有权术尚严政。治察郡中吏民,自听其政,吏亡得为奸。深究事情,吏民畏如神。令民临道屋俱作廊,檐外浚深沟,雨潦得泄,中道隆,立令水赴沟中。巷口树栅门,有钥,甲夜即阖门钉板,柝竟夜鸣,奸人莫敢入郡地也。尤留心学校,凡朔望谒先师庙已,坐明伦堂 , 听诸生说经。诸生皆居学宫,筹识姓名。政少暇,令隶持数筹,造明伦堂。诸生持筹来,自临试,或背诵书,或作义。其他出及不衣冠居者,受笞。当是时,黉序间读书声洋洋盈耳。丁祭 , 陈钟鼓,鸣弦管,升降揖逊甚都。参政姚龙行部至府,往见之,出而叹曰:“此虽国学 , 亦无以加也。”

    (选自《万历野获编》,有删节)

    [注]①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②明伦堂:古代讲学、弘道、研究之所。③黉(hóng)序:古代学校。④丁祭:旧时每年于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祭祀先师孔子。⑤国学:国子监。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每答对一处给1分,作答超过三处不给分。

      锐A长身B修髯C顾眄D生威E有权F术G尚严政

    4. (4) 借助下面资料,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听其政,吏亡得为奸。

      《说文解字》:“聰(听),聆也。从耳,壬声”,“声音通顺于耳”。

      “听”的常见引申义有:

      ①顺从、接受,如“言听计从”;

      ②治理、处理,如“听讼”;

      ③任凭、放任,如“听之任之”。

    5. (5) 请结合《送东阳马生序》,简述王锐和宋濂分别使用怎样的方法督促后辈学习。
  • 1. (2024·山东)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出塞

    王褒

    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

    背山看故垒,系马识馀蒲。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

    [注]①王褒: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北周文学家。②馀蒲:指西域蒲类国的遗迹。③来送月支图:指西域月氏国遣使来贡、臣服汉朝。月支,即月氏。

    1. (1)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小元选择本诗参加“诗意中国”古诗文朗诵会,老师建议“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中“唯”“但”二字要重读。请你简要说明这样朗读的理由。
  • 1. (2024·山东) 小鲁和小元被选为主持人,请你帮他们将开场词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小鲁:文脉千载耀寰宇,诗意万古润中华。中国经典古诗文如五谷丰熟,滋养万方。

    小元:“箫鼓追随春社近,”(《游山西村》),箫鼓声声,寄托着百姓对丰收的期盼。“”(《岳阳楼记》),一先一后,体现出仁人志士崇高的政治情怀。

    小鲁:如遇坎坷,我们不妨高歌易安居士的“。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昂首前行,我们用“”来呈现积极进取的人生姿态。

    小元:在诗文的陶冶下,一代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奋发向上!

  • 1. (2024·山东) 为参加活动,小鲁读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朝花夕拾》后,梳理了毛泽东主席和鲁迅先生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小元查阅到一篇关于当代年轻人的新闻报道。

    资料一

    名著

    人物

    青年时期求学经历

    《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

    16岁进湘乡县新式学堂学习——到长沙进入专为湘人办的中学学习半年——在公立高级商业学校学习一个月——在省立第一中学学习六个月——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修半年——19岁入湖南师范学校学习五年

    《朝花夕拾》

    鲁迅

    先后在南京两所学堂求学——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清国留学生速成班”学习——在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弃医从文

    资料二

    苹果挂满枝头,葡萄卖得火爆……农民迎来了丰收节。

    丰收的日子,和老乡们一样高兴的,还有科技小院里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是来自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他们住在农家院,吃着农家饭,一年四季和农民一起干农活。有人调侃,在村里读了个研究生;但更有人称赞,这群年轻学生眼里有光……

    15年来,他们把课堂、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农民身边,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在青春和农村这场双向奔赴中,找到了打开小农户生产难题的“钥匙”。

    202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寄语青年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摘编自《科技小院里的年轻人》)

    1. (1) 参考资料一,联系名著,请从求学经历、人生理想两方面分析毛泽东主席和鲁迅先生青年时期的共同点。
    2. (2) 学校邀请科技小院的年轻人来作先进事迹报告、请你结合活动主题,为采访报告人准备一个问题。
    3. (3) 小鲁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一幅海报初稿(图3),请你依据两则资料,为海报拟写一条宣传语。(直接抄写活动主题或资料原句不得分)

      图3 “青春中国”海报

  • 1. (2024·山东) 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元展示了下面两幅图。

    小元:《西游记》这本书中、孙悟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称谓,探讨他在不同阶段的称谓和具体表现,会让我们对“英雄”有更全面的理解。

    你认为“美猴王”和“孙行者”哪个更具英雄气质?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

                   

          图1 美猴王                           图2 孙行者

  • 1. (2024·山东) 你们小组负责展馆布置。
    1. (1) 小元在下面四块展板上分别写了主题词,其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唱念做打,技艺精湛;生旦净丑,精彩纷呈。脸谱奇妙,唱腔婉转,人物表演惟妙惟肖 ,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尽显世间百态。

      书有五体,摇曳多姿;墨分五色,摹绘风流。舞文弄墨 , 彰显书画艺术的高雅志趣,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

      丝竹有韵,五音多情。曲如流水,悦耳动听;声若天籁,余音绕梁。或蕴超然物外之趣.或表凛然傲骨之意,足以壮志抒怀。

      一砖一瓦,筑精益求精之品;一榫一卯,显独具匠心之工。飞檐斗拱,是凝固的音乐,是定格的舞蹈,寄托着浪漫的安身梦。

      A

      B

      C

      D

    2. (2) 展馆出口处,小鲁在留言墙上写了一句感言:

      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不懈追求的结果。

      这句话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 1. (2024·山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开展了“何谓中国”主题系列活动。你和同学小鲁、小元在一个小组,参加下面的活动。

    小鲁准备了一篇作品参加活动。

    文传中华

    泱泱华夏

    千年

    万古河山

    我们激情满怀

    孕育出(绚  炫)烂的中华文化

    新时代新征程

    行走于神州大地

    中华文化

    文化的印记

    丰富厚重的内(含  涵)

    融入身边的点点滴滴

    博大深邃的智慧

    吃到舌尖上的满足

    自强不息的精神

    ____

    兼收并的胸怀

    刻入基因中的抑扬

    天下大同的愿景

    流进血脉里的婉转

    都是我们立于世界的

    穿越历史风雨

    自信之基

    依旧光彩容颜

    力量之源

    1. (1)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