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西峡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1) 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结合上片内容,怎样理解词作中的“狂”?
  • 1. (2024·西峡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①这是母亲不在之后第二个春节。待在家里的那些天,父亲的脸露出久违的喜色。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不得已我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也很忙,没法回来陪你;换了工作后,我的收入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很快回过神来,笑着说:“这□好办。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轻松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早起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桶给你带回来的。”

    ⑬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抢前几步从背后一把抱住父亲,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泪光里只见他连连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 , 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略有删改)

    1. (1) 以父亲为线,梳理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父亲追问我心事→①      ②      ③      →父亲和我到养老院去→④       

    2. (2) 选文第⑤段划线句子□处有人觉得要用逗号隔开,你认为“这,好办”和“这好办”这两个句式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3. (3) 联系文本分析第⑬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何作用。
    4. (4) 尾段中作者称自己的父亲为“这个男人”,你如何理解“男人”这个词语?结合文本主旨谈谈你的认识。
  • 1. (2024·西峡模拟)  小文在A处遇到困难,请你帮他写一句话,做到既句意连贯,又形成排比,字数不超过20字。
  • 1. (2024·西峡模拟) 育才中学九年级学生计划利用清明假期举办“沐浴文化之光,强国一定有我”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小文同学为校园摄影“美哉中国文化”展板设计的展览前言。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纵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我们深深感受到历尽(cāng)桑而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历史(rèn)性与砥砺之力;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精神之钙潜____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其中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时间脉络,是铸____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是A____。拥有如此深厚博大的优秀文化传统与古代文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依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有了深厚的底蕴支撑。

    1. (1) 根据文段中的拼音提示写出正确的汉字。

      历尽

    2.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移默化

  • 1. (2024·西峡模拟) 写作

    ⑴按要求作文。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对青年的殷切期望。

    学校社团、志愿服务、艺术展示、体育锻炼、课堂学习……都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请以“这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活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⑵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汪曾祺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同样的情境,一个人在花间,学会了思考;一个人在花间,会活成一朵花的样子。雨天,花是清澈明朗的姿态;晴天,花是光华灿烂的模样。无论如何,一个人也应该如此,在不同的环境里,拥有不同的心境,但不变的是如一朵花般怒放的信念。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 1. (2024·西峡模拟)  清明假期恰逢植树黄金期,小文和同学们想设计部分文案参与活动。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4月7日,2024年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在北京市昌平区奥北森林公园三期地块举行。活动以“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来自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北京市的137名部级领导干部参加。

    在植树现场,大家三五一组,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共栽下油松、白皮松、国槐、白蜡、元宝枫、山桃、西府海棠、碧桃等树苗1200余株。植树劳动后,部长们又来到抚育点,修枝、施肥、挂树牌、挂害虫诱捕板,共抚育树木近800株。

    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由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绿化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委员会、首都绿化委员会联合举办,自2002年起已连续开展23次,共栽植树木近43000株。共和国部长身体力行,为带动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推进国土绿化、共建美丽中国,发挥了重要影响、产生了重要作用

    (中国绿色融媒记者 吴兆喆)

    1. (1) 阅读材料,请你为此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 (2) 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找出病因并帮助修改。
  • 1. (2024·西峡模拟)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 大雪深数尺 ,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然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也。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

    (摘选自王安石《答曾子固书》)

    【注释】①某:作者自称。

    1. (1)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中有足乐者

      语境推断法: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⑵余得遍观群书

      查阅词典法:①依照②顺应③原因④于是,就

      填序号

      ⑶同舍生皆绮绣

      成语印证法:枷戴锁

      ⑷至《难经》《素问》《本草》小说

      课内迁移法:今生学于太学

    2. (2) 把甲文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 (3)  阅读甲文第②段,分析划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 (4) 联系甲文和乙文的内容,宋濂和王安石在读书上有何共同之处?并探究王安石在读经中“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的主要原因。
  • 1. (2024·西峡模拟)  下面甲、乙两幅图是小文和同学们想选做植树节公益广告用的,如果只能选一幅,请你选出并说明理由。

  • 1. (2024·西峡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题。

    【文本一】

    ①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火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人。

    ②在观影过程中,人们被贾玲扮演的杜乐莹深深打动。从一个不敢面对自己、逃避现实的宅女,到一个敢于挑战自我、迎接新生活的拳击手,杜乐莹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心灵上。她不仅成功减肥,拥有了健美的身材,更重要的是,她找回了自信和勇气,敢于面对过去的阴影,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③人生是来体验的,这个过程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是来成就你的!不要放弃,你的人生由你做主!想减肥就下定决心减,想干事业就努力干事业,相信自己的能量磁场,去做而不是想,天马行空的想法终究还得付出行动!

    ④没有人能叫醒你,只有自己,只要能战胜自己,你就赢了!了不起的杜乐莹,了不起的贾玲,了不起的每一个为生活为梦想而努力的人!很真实很现实也很励志。人生的旅程很长,每一次的经历都是成长。要怎样走完这一生,全在自己,人生没有重来,那就热辣滚烫的好好生活吧!加油,每一个人都值得有梦想。好好爱自己,让自己变强,你周围的人和世界都会不一样。

    ⑤总之,《热辣滚烫》是一部充满正能量和感人至深的影片,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残酷,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勇气。它鼓励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成为一个更加优秀和强大的人。新的一年,愿我们每个人都有勇气活出属于自己“热辣滚烫”的人生!

    【文本二】

    ①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年轻观众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着双重误区:一方面认为年轻人喜欢的都是“无脑剧”“傻白甜”“雷人风”;另一方面认为传统文化都是“高冷范”“夫子腔”“古董货”。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始终在原有的“小天地”里打转,无法创造出有效触达当下年轻人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方式。久而久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渐渐失去兴趣,转而在“二次元”等潮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甚至价值坐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缺少一个连接彼此的桥梁。

    ②然而,搭建这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非易事。都说传统文化是宝藏,可那些宝物都深藏在历史的泥土中,距今动辄几百年、几千年。要寻得宝物并为我所用,必须经过勘探、挖掘、淬炼、提取、加工等若干过程。由于深埋于历史的泥土中太久,传统文化有的已变成坚硬的化石,有的身上布满了尘埃,要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泽,除了要拂拭掉尘埃,还要为其穿上亮丽的外衣——运用现代化的表达解码传统文化之美。比如《国家宝藏》第三季开篇,随着国宝盒子的无限延伸,无数文物在国宝盒子的屏幕内奇幻变化,讲解员张国立走进通道,舞台瞬间变成充满文物的宇宙星河 , 节目在场景设计中充分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惊喜不断

    ③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让普通观众对严肃话题产生兴趣,进而去感受历史的厚重,最终给人以震撼和自豪感,这是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同经验,但传统文化的传播若仅仅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利用大众传媒为公众多上一些厚重又鲜活的传统文化课,更要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植入每个人的内心,逐渐培养起国人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传统文化之美需要年轻化表达》,有删改)

    1. (1) 【文本一】是一篇观后感,作为年轻人,请你根据文本内容概括《热辣滚烫》给你的启示。
    2. (2) 【文本二】第二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热辣滚烫》中有一群热爱街舞的高中生,还有将拳击作为梦想的杜乐莹。作为新一代青年,结合生活实际,请你提出两条有效传播传统文化的建议。
  • 1. (2024·西峡模拟)  信仰,是人生的动力。有了信仰,就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信仰可以创造奇迹。本周班会课以“信仰”为主题,各小组参加演讲比赛。
    1. (1) 为了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小组成员梳理了名著中的一些人物事件作为例证,请根据相关信息填补空白。

      内涵

      人物

      典型事件

      名著

      救国救民,坚信革命理想

      剪辫子、参军,领导秋收起义,发动土地革命。

      《红星照耀中国》

      热爱祖国,对革命具有满腔热情

      范爱农

      拍发电报,看光复的绍兴

      《朝花夕拾》

      唐僧

      拒绝女儿国国王的求婚

      《西游记》

      追求自由、平等、人格独立

      简·爱

      《简·爱》

    2. (2) 梁山好汉的普遍信仰是一个“义”字,因为义气称兄道弟聚在一起。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时,将书名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但鲁迅先生认为译得不够妥当,因为梁山泊的人并不将一切人都作兄弟看的。请结合武松或李逵的故事,谈谈你的看法。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