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古代制度 / 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 1.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指出,河南数岁蝗旱水灾为民患,牧民者多失抚字,甚者又侵渔剥削之,而按察司官未尝有一人言者,坐视民病而不留意,何补于用? 之后逐渐形成了巡按制度、督抚制度,巡按御史和督抚是中央派往地方的监察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朝的这一措施体现出( )

    A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激化 C . 吏治腐败导致明朝衰败 D . 地方官员的行政权力被削弱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十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的统治理念是

    A . 分割地方权力 B . 监督监察地方 C . 发挥文官作用 D . 掌控官吏任免
  • 2. 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代的考核制度主要实行(   )
    A . 上计考核 B . 台谏合一 C . 考满和考察 D . 京察和大计
  • 3.

    中国古代若有民告官,在秦朝、汉朝、两宋应分别由谁先来授理

    A . 太尉、刺史、转运使 B . 御史大夫、刺史、通判 C . 丞相、三司使、军机处 D . 御史大夫、州牧、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