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 物理实验 / 力学实验 /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 1. 图甲是某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斜槽末端口N与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实验时,当P小球从斜槽末端飞出与挡片相碰,立即断开电路使电磁铁释放Q小球,发现两小球同时落地,改变H大小,重复实验,P、Q仍同时落地。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小方格的边长为)的纸记录P小球的轨迹,小球在同一初速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乙中的a、b、c、d所示,重力加速度 , 则P小球在b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m/s,若以a点为坐标原点 , 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小球抛出点的坐标为cm,cm。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某同学在做“测量平抛运动初速度”的实验研究时,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⑴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器材,如图甲所示。注意斜槽末端切线要{#blank#}1{#/blank#},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水平线与竖直线。

    ⑵让小球多次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上记下小球经过的一系列位置,如图乙中A、B、C所示。

    ⑶取下方格纸,以O为原点,以水平线为x轴,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⑷已知图中每个方格边长为 4.90cm ,重力加速度g取 9.80m/s2 ,则小球从A到B的运动时间是{#blank#}2{#/blank#}s,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blank#}3{#/blank#} m/s

  • 2. 洪韵和雨挣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探究平抛运动,如图是某小球做平抛运动时所拍闪光照片的一部分。背景方格的实际边长均为5cm,横线处于水平放向,竖直处于竖直方向,由此可以断定,拍摄照片时,闪光的周期为{#blank#}1{#/blank#}s;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的大小是{#blank#}2{#/blank#}m/s。( g=10m/s2

  • 3.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blank#}1{#/blank#},再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依得到痕迹B的方法,再得到痕迹C;最后用刻度尺测出图示中的x、y1、y2的数值,如果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的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blank#}2{#/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