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 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 1. 下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这些反映了( )                                                                                                                                                 

    记述

    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

    东晋孙绰《喻道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唐代高僧慧能《疑问品第三》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

    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 . 佛教本土化世俗化倾向明显 B . 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特征 C . 佛教的政治化倾向不断增强 D . 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近代学者汤用彤讲:“北朝经学上承汉代,本杂谶纬;而元魏僧人,顺兼知术数则亦汉世佛道与阴阳历数混杂之余绪。”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 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相互融合 B . 三教合流局面已形成 C . 佛教推动知识和观念的革新 D . 儒学体系宗教化增强
  • 2.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奉太宗之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了南北诸多经学家的见解,排除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将西汉以来的经学成果尽行保存,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五经正义》的编纂(   )
    A . 确立了儒学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B . 成为宋代理学思想创立的先声 C . 适应了当时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 D . 遏制了各派学说的融合与发展
  • 3. 《晋律》规定,父在,子不得分家析财;父老,子应弃官归家供养;父亡,官吏必须终三年之丧,若居丧期间违礼要受律法制裁。这表明《晋律》(   )
    A . 注重规范官员私德 B . 确立了主流意识形态 C . 重视传承宗法观念 D . 贯彻儒家的礼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