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 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 1.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 . 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 . 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 . 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 . 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基础巩固 换一批
  • 1. 下图是山西恒山悬空寺三教殿内塑像,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建筑最早可能兴建于(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西汉武帝时期 C .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 宋元时期
  • 2. 《虎溪三笑图》描绘的系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 社会思想多元并存 B .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C . 佛教完成了本土化 D . 道教最受官方尊崇
  •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众心理状态呈现出生存的困窘与无奈、死亡恐惧下的心灵皈依、文化碰撞的冲突动荡以及传统颠覆后的信仰多元化等特点。他们的宗教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造像、写经、祭祀以及慈善活动。这说明当时(    )
    A . 思想文化相对自由开放 B .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C . 佛教与儒家伦理相抵触 D . 佛教约束人们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