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近代以来,复兴中华成为了几代中国人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晚清以来,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梁启超认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他的民族主义既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强调了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1917年李大钊则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认为“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黄兴涛《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对西方认知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转变”?并分析发生转变的原因。
    2. (2) 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 1. (2024高二下·成都月考) 传承与交流,是文明发展不变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人贵于物。《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天地万物之中,人是一个具有感性、能够创造、能够进行自我发展的万物之灵,人有突出的价值。《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即人的生命价值比动物重要。其后的儒家学者都坚持这个观点并将其充分发挥与引申。

    ——韩星《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

    材料二  在智者学派的推动下,哲学从主要研究客观自然界转到研究人和社会。这时候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哲学思想是属于个人的脑力劳动,哲学家个人的品格、爱好和学识,甚至他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所能发挥的自由作用就可以大得多,对以后哲学的发展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亚里士多德由于惯于归纳和概括历史和经验事实,善于分析和推理,对于以后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汪子嵩《<希腊哲学史>前言》

    材料三 以洋务运动为契机,西方的凸版印刷术、平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也陆续传入国内。中国出版业由此在晚清时期实现了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生产的跨越……在“出版救国”思想影响下,章太炎、谭嗣同、蔡元培等对洋务派的译书阅读甚多,期望甚大;康有为曾经购买译书“以赠友人及自读者,达三千余册”;王韬评价国际法著作的翻译出版“采取广富而断制详明”。此外,洋务派翻译出版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书价较为便宜,在客观上有助于扩大译书发行量,有利于更广泛地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和技术知识。

    ——万安伦《洋务派翻译出版活动再认识》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简述战国时期这一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具体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哲学家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并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一例洋务派设立的翻译出版机构,并概括“出版救国”活动的历史意义。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月考) 请依据下表内容,任选两个历史事件(现象)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背景事件

    历史事件(现象)

    思想主张(口号、纲领)

    第一次鸦片战争

    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

    民族、民权、民生

    袁世凯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 1. (2024高二下·广安月考) 鸦片战争以后的理学并不是康熙年间理学的简单复兴,而是随着时世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间虽有内省和克已慎独的主张,但以唐鉴、曾国藩等人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大师,主张“内圣”与“外王”的统一,既重视身心修养,又注重实践。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近代理学出现质的变异 B . 旨在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C . 是近代时局变动的产物 D . 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
  • 1. (2024高二下·河北月考) 从1898年开始,清政府先后参与了第一次、第二次海牙保和会公约。刘坤一、王之春等依据公法,主张在列强议定条约时削弱传教的特权,减少纠纷,保护自身的权利。还有一些驻外公使则开始更多地关注华侨,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这些说明当时(    )
    A . 中国外交体制开始转变 B . 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注重维护本国的利益 C . 传统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D . 清政府已经灵活运用近代的国际外交规则
  • 1. (2024高二下·河北月考) 1860~1900年,中国共出版各种西书555种,其总量是此前半个世纪所出科学书籍的5倍多。其中哲学社会科学123种,内含哲学、历史、法学等,占总数的22%;自然科学162种,含算学、重学、电学、动植物学等,占总数的29%;应用科学225种,含工艺、矿务等,占总数的41%。该时期这一情况的出现(    )
    A . 表明西学传播已逐渐扩大到基层社会 B . 说明思想解放是中国救亡图存的唯一途径 C . 主要受民族危机加深和洋务运动影响 D . 反映了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具有相通之处
  • 1. (2023高二上·北京市期中) 1910年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的学生,“均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他“考列中等”的毕业生,则赏给进士出身,令各部“尽先补用”。这一材料可以说明当时(   )
    A . 通过科举制选拔经世之才 B . 新式教育与官员选拔相结合 C . 北洋政府统治基础的形成 D . 六部分别办学培养对口人才
  • 1. (2024高三下·岳阳月考)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指出:“自三代至于近世,道出于一而已”。近代以来,由“道一而已”到逐步承认“道出于二”,进而衍化为以西学为基础的“道通为一”。“道”从普适于“天下”(即全人类)的大方向,缩小为中西学区分下的区域成分,后再重新上升为“世界”通行的模式。这反映出近代中国( )
    A . 西学传播渠道得以拓展 B . 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程度有限 C . 中西文化的竞存与融通 D . 学习西方借助了已有的知识体系
  • 1. (2024高三下·岳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学者在研究两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知识内容时,拟定了如下目录(部分):

    “碌碌有为”的宋人

    第一章 北民南迁的耕耘——农业

    ……

    第二章 百工巧匠的智慧——手工业

    ……

    第三章 熙来攘往的贾客——商业贸易

    第一节 互市贸易的商旅——榷场贸易

    第二节 海丝之路的船舶——海外贸易

    第四章 璀璨群星的宋城——城市经济

    …………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书籍(章节)目录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历史》一书拟定章节目录。 (要求:至少编写三章,每一章需要有两节,合乎逻辑。)
  • 1. (2024高三下·锦州月考) 清末主管京师大学堂的孙家鼐曾言:“总署同文馆、各省广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福建之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学堂及南北洋水师武备各学堂皆囿于一才一艺……故办理垂数十年,欲求一缓急可待之才而竟不可得者。”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
    A . 重视培养实用性专业人才 B . 压制民用工业的发展 C . 致力翻译西方政治类书籍 D . 忽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