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月考)  有学者认为,“文化之最易吸收异质者,为表层,即衣食住行及其所体现之情趣爱好:最难以吸收异质者,为底层,即价值观念及哲学观。”依其意,来自古印度的佛教最终融合为中华文化一部分的标志是( )
    A . 宋明理学的形成 B . 汉译的佛经词汇成为中国语言 C . 本土化佛教外传 D . 佛教建筑艺术石窟的大量修建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代以后的两千年,中央集权程度一步一步走向强化,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中央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因此元代以后,分裂局面已不再出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划前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在东北、外蒙、新疆设置五个将军辖区;在科布多设立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元朝将行政区划转变为“中央官员的行政分区”的举措,并概括这些举措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清朝经略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并指出清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地位。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下表所列信息,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A . ③②④①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③④①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流,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下列项中,正确的是( )
    A . 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B . 巴拿马运河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C . 苏伊士运河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D . 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西班牙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近年来,随着“宋韵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推广,两宋时期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出处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 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 一婿至千余缗。

    朱彧《萍州可谈》

    处处拥门, 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 不置家蔬。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为国之计, 莫急于保民, 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 又招诱客户, 使之置田以为主户。主户苟众, 邦本自固。

    吕大钧《民议》

    自五季以来, 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

    郑樵《通志》

    贫富无定势, 田宅无定主, 有钱则买, 无钱则卖, 富贵盛衰, 更迭不常, 或昔富而今贫, 或昔贵而今贱。

    袁采《袁氏世范》

    艺祖救百王之弊, 以"道理最大"一语开国, 以“用读书人”一念厚苍生, 文治彬郁垂三百年。

    吴渊《鹤山集序》

    ——据黄纯艳《新变与局限:宋代社会的开放度》

    1. (1) 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社会“新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促使“新变”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社会的局限。
  • 1. (2024高二下·南充月考) 宋代出现了众多书写异域的著作,如沈括的《熙宁使史契丹图钞》、朱彧的《诸蕃志》《萍州可谈》 《岭外代答》等。这些著作都是据作者见闻记录,所叙述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动植物产等趋于客观真实,与以前志怪笔记中的异域想象大异。这反映了当时( )
    A .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自觉意识 B . 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治学态度 C . 开疆拓土经略异域的雄心壮志 D . 革故鼎新富国强兵的时代精神
  • 1. (2024高一下·泸县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摘编自朱熹《朱子文集》

    材料三  明清之际的学者重视把学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关注社会风习,并突破传统政治哲学的樊篱,提出了许多具有近代意义的政治观念。在学理上,明清之际的学者强调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密切结合,注重学术研究的社会效用。在君权和民众问题上,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强调民众利益高于君权、高于一家一姓之利益。

    ——摘编自王记录《论明清之际士大夫思想观念的蜕变》

    1. (1)  据材料一,指出儒墨法三家思想各自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概述百家争鸣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概况宋代理学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3. (3) 据材料三,概括体现明清之际新思想的主张。从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你有何认识?
  • 1. (2024高一下·潮阳月考) 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说明( )
    A . 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 B . 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C . 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 D . 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
  • 1. (2024高二下·大连月考) 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论,乃至中国社会传统的组织和习惯,都被朱熹视为“天理”,但是人可能违反天理,因为各人秉赋不同,有清有浊,如果浊气抬头,天理就被“人欲”所取代,为了弥补人性的这一不足,理学家在方法论上(   )
    A . 强调“知行合一” B . 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C . 主张“格物致知” D . 重新构建儒家精神道统
  • 1. (2024高二下·邢台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创造了天命的意识形态,“上帝既命,侯于周服”。所有后继的中国王朝都继承了君权天命的观念。并且,所有后继的统治更替都诉诸同样的声明,即天命从一个衰朽的朝代转移到了另一个具有更大“德”的朝代。周人创造了一个神话,这一神话已经传承了下来,现在也是西方人的标准中国观,即一个巨大的整体国家,一个具有异常持久力的统一文化。

    材料二

    在每一个历史时段,世界上总有某些地区因其更具影响力、有更多的人口、更具塑造世界的力量而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相对占据了更多的优势,这并不是出于认同上的原因,而是因为中国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影响全球的创举的确极其丰富。公元4世纪末,中国流民将佛教引入高句丽;520—530年,百济和新罗国王皈依佛教;538年,首座佛像进入日本;574—622 年,最重要的皇室佛教支持者(日本)圣德太子在世;公元7世纪,佛教在日本皇室的支持下迅速扩张。

    西方人总是从中国学到许多而不是中国人从西方学到许多。直到18世纪,西方的劣势才开始逆转。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 (1) 材料一中,周人创造的意识形态体现了 的传统文化内涵,周人创造的“神话”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相对占据了更多的优势”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中国“影响全球的创举”并加以阐述。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