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桐乡市模拟) 任务一:《菽园杂记》①阅读

    材料一:咬文嚼字篇

        客商同财共聚者,名火计,唐兵制,以十人为火,五十人为队。火字之来久矣,今街市巡警铺夫,率以十人为甲谓之火夫。盖火伴之火,非水火之火也。俗以火计为伙计者,【甲】(    )!

    材料二:工艺研究篇

        古人书籍,多无印本,皆自钞录。闻《五经》印版,自冯道始,今学者蒙其泽多矣。国初书版,惟国子监有之,外郡县疑未有,观宋潜溪(送东阳马生序》可知矣。宣德、正统间,书籍印版尚未广,今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古文之象,愈隆于前矣,

    材料三:诗文赏析篇

        “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千心②”咏藕诗【乙】(    )。相传卫文节公作。

        “一庭生意留青草,万里归心放白鹇③.”恕斋*诗也。程少詹克勤云:“尝见作此题者,多涉头巾气,惟此联出色。”

    材料四:奇人异事篇

        王冕,绍兴人,国初名士。所居与一神庙切近,爨⑥下缺薪,则斧神像爨之。一邻家事神惟谨,遇冕毁神像,辄刻大补之,如是者三四。然冕家人岁无恙,补像者妻警沾患,时时有之。一日,召巫降神诘神云:“冕屡毁神,神不之咎,吾辄为新之,神何不佑【丙】(  )?"巫者仓产无以对,乃作怒曰:“汝不置像,彼何从而囊耶!”自是其人不复补像,而庙废,至今以为笑谈。

        【注释】①《菽园杂记》:明代陆容所编撰,本书是关于明代朝野掌故的史料笔记。②比千心;又称七窍玲珑心,比拥有的一颗有七个洞的心脏,相传可以与世界万物交流。③白鹇(xián);一种群居的鸟类,常成对或以家族群活动,④恕斋:一种诗题。⑤头巾气:指读书人的迁腐习气。⑥爨(cuàn):烧火做饭,

    1. (1) 作者在《菽园杂记》中考证了各类字源和科技的发展历程,请利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材料一,分析课本《木兰诗》中写作“火伴”而不写作“伙伴”的原因。

      ②结合材料二和《送东阳马生序》,分析宋濂少年时抄书的原因。

    2. (2) 根据上下文,把"耶”“矣”“也"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
    3. (3) 《四库全书)评价元末名士王冕“冕本狂生,天才纵逸”。请你结合《儒林外史》和材料四,说说为何如此评价。
  • 1. (2024七下·涪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范献子聘于鲁 , 问具山、敖山 , 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献子归,遍戒其所知曰:“人不可以不学。吾适鲁而名其二讳,为笑焉,唯不学也。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

    (节选自《国语》)

    【注释】①范献子:即范鞅,范宣子的儿子。②具山、敖山:鲁国的两座山名。③献、武之讳: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但当涉猎 

      ②献子

    2. (2)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3.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

    4. (4) 甲、乙两文记述了孙权、范献子的“劝学”故事。请阅读选文,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两人为何要劝学,又是采用何种方法劝学的。

      劝学观点

      劝学原因

      劝学方法

      甲文

      乙文

  • 1. (2024七下·来宾期中) 文言文阅读

    【甲】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楚有养由基者 , 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 , 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战国策·西周》

    【注释】①养由基:春秋时期楚国将领、神射手。②支左屈右:善射之法,把左臂支起来持弓,右臂适当弯曲以持箭。③少:过了不久。④拨:不正。⑤钩:弯曲。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4. (4) 甲乙两文都与射箭技术有关,但所揭示的道理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5. (5) 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的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请分别谈谈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 1. (2023七下·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 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余三项的是( )
    3.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4. (4) 翻译句子。

      ①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②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

  • 1. (2024·岳池模拟) 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时秋潦①,涛濑②涨恶。萧铣③以李靖④未能下⑤,不设备。诸将亦请江平乃进,靖曰:“兵事以速为神。今士始集,铣不及知,若乘水傅垒,是震雷不及塞耳,仓卒召兵,无以御我,此必擒也。”李孝恭从之。萧铣之罢兵营农⑥也,才留宿卫数千人。闻唐兵至,大惧,乃悉见兵出拒战。孝恭将击之,李靖止之曰:“彼救败之师策非素立 , 不若且驻南岸,缓之一日,或留拒我,或归自守。兵分势弱,我乘其懈而击之,蔑⑦不胜矣。今若急之,彼则并力死战,未易当也。”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潦:同“涝”,雨多。②涛濑:波涛急流。③萧铣: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④李靖:隋末唐初名将。⑤下:攻打,攻克。此处指渡水作战。⑥营农:经营农事,即做农活。⑦蔑:无。

    1. (1) 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1处)

      彼救败之师策非素立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弗敢加也:②小信未孚:

      ③若乘水傅垒:④李孝恭从之: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4.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闻唐兵至,大惧,乃悉见兵出拒战。

    5. (5) 曹刿和李靖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请简要概括。
  • 1. (2024八下·衡山期中) 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礕头山①。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②之音,惊川聒谷,漰渀③之势,状同洪河④。北流入阳水。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惠④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礕(pī)头山:和上文“阳水”,均在山东青州。②澎赑(pénɡ bì):瀑布形成的轰鸣声。③洪河:古多指黄河。④郭金、紫惠:人名。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清冽(     )

      日光下(     )

      出海岱(     )

      此水时有通塞耳(     )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弥日嬉娱,尤慰羁心。

    4. (4) 【甲】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表面上是写鱼,实则是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瀑布”这一景物的用意是? 
  • 1. (2024八下·荆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A)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B)。”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C)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D),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缨细行而不失 , 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

    (节选自《礼记·礼运》,有删减)

    【注释】①苑:郁结。②缪:互相妨碍.

    1. (1)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

      增补法

      率妻子邑人

      妻子:

      借代法

      黄发垂髫

      垂髫:

      替换法

      悉如外人

      悉:

    2. (2) 请将“乃”“者”“也”“以”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B. C. D.

    3. (3) 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

    4. (4) 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 (5) 请从乙文中摘录一句话,评价甲文首段中的桃源情景。
    6. (6) 小语认为【乙】文所论及的“大顺”社会是【甲】文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社会。请你说说两文中“大顺”的特点。
  • 1. (2024八下·黄石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天下大稔 , 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上谓长孙无忌曰:“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唯魏征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朕用其言。今颉利成擒,其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 , 征之力也,但恨不使封德彝见之耳!”征再拜谢曰:“突厥破灭,海内康宁,皆陛下威德,臣何力焉!”上曰:“朕能任公,公能称所任,则其功岂独在朕(A)!”

    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B)!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C)。”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稔:庄稼成熟。③赍(jī):带。④颉(xié)利:东突厥可汗。⑤袭衣冠:受到文明礼教的熏染。⑥封德彝:隋朝重要大臣。⑦乂(yì):治理,安定。

    1. (1)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

      ①村中有此人

      结合字形推测:闻,从耳,门声

      ②卒天下

      联系常见成语:亡羊补牢

      ③流散者归乡里

      迁移课内字词:咸来问讯

      ④但不使封德彝见之耳

      根据语境推断:①仇视;②遗憾;③后悔

    2. (2) 请将“邪”“也”“乎”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B C

    3. (3) 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上 勤 而 抚 之 民 虽 东 西 就 食 未 尝 嗟 怨

    4. (4) 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 (5) 【乙】文中有着与【甲】文相同社会风貌句子是
    6. (6) 【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美好的愿望。为实现这一愿望,唐太宗采用了怎样的政策?(用自己的话回答)
  • 1. (2024八下·兴宾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 , 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记》)

    【注释】①罅(xià):缝隙,裂隙。②掉:摇动。③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④掣折:转折。⑤欹(qī):斜靠。⑥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4. (4) 甲文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到“忧”的变化,“乐”和“忧”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5. (5)  甲乙两段文字都描绘了自然山水景色,结尾却分别是“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和“而犹不忍去”,结合作者笔下的景物特点分析原因。
  • 1. (2024·北流模拟) 古代文言文阅读
    【甲】活板

    (北宋·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 “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

    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 其盖穹隆①,饰以篆文;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容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余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选自李昉《太平御览》,有改动)

    (注:①[穹隆]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②观之莫不服其奇丽。

    4. (4) 甲文介绍的是活版印刷技术,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介绍雕版印刷?
    5. (5) 请分别从文中找一个字概括活版印刷术、地动仪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