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启了近代中国与列强的不平等关系。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进而追寻现代化之路。这种追寻在晚清时期经历了“求富自强”、“变法自强”、“立宪自强”三个阶段的演进。然而,中国早期现代化仅仅是清延及部分社会精英主导的有限变革,未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长远发展。

    ——摘编自郭若平《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1912年至1920年间,中国现代化进一步推进。

    ……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5万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总额为11743万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和面粉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摘编自《中国年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现代化三个阶段的具体历史事件,并评价“求富自强”这一阶段的现代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述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 1. (2023高一上·德州期末)  1891至1895年,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阐明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是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又撰《孔子改制考》,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这两部书旨在宣传( )
    A . 学术辨伪必要性 B . 匡正纲纪的可能性 C . 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D . 民主革命的必然性
  • 1. (2024高三下·渝中月考) 1898年9月 24 日,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在致国务卿的信函中说,戊戌政变尽管“产生了极大骚动,但民众是如此保守,他们一直目睹这位显赫女人的强大和保守,从这些发生的事情中并没有出现人们期待的那种普遍觉醒”。这从侧面表明( )
    A . 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 . 封建地主阶级阻碍了社会变革 C . 列强为干涉中国内政寻找借口 D . 知识分子深刻关注民智的启迪
  • 1. (2024高二下·西宁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近代思想家严复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受到光绪帝召见,不久后向皇帝上万言书,其中谈到欧洲历史,大略言:“欧洲国土,当我殷、周之间,希腊最盛,文物(文化)、政治皆彬彬(优异)矣。希腊中衰,乃有罗马。罗马者,汉之所谓大秦者也。庶几一统矣,继而……日尔(耳)曼诸种起而乘之,盖自是欧洲散为十余国焉,各立君长,种族(民族)相矜(争斗),互相砥砺,以胜为荣,以负为辱。盖其所争,不仅军旅疆场之间而止;自农工商贾至于文词学问……莫不如此。此所以始于相忌(忌惮),终以相成(成就),日就所将,至于近百年;其富强之效,遂有非余洲所可及者。”

    ——据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基博卷》

    1. (1) 据材料概括严复对欧洲国家发展历程的基本认识。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严复关于近代欧洲国家发展的观点。
  • 1. (2024高一下·吉林开学考) 戊戌变法失败后,变法风气仍然长存,“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人们坚信:“此百日中新政,中国将来必仍举行,此时遏之愈甚,再举行之期益速耳。”由此可知,戊戌变法 ( )
    A . 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B . 触犯了守旧势力利益 C . 唤醒了民众革命激情 D .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 1. (2024高二下·保定开学考)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下诏,允许报纸“指陈利弊”“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 又下诏,凡院、部司员欲条陈意见,可以上书,通过本衙门的“堂官”(首长)代传,普通百姓可以到都察院呈递。该诏令的颁布(   )
    A . 强化了民众参政议政职能 B . 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 C . 改变了清政府的政治制度 D . 成为变法失败主要原因
  • 1. (2023高一上·海南期末) 梁启超说他办报的目的就是使“天下人咸知变法”“知新法之实有利益”“而阻挠者或希矣”。这说明梁启超办报意在(   )
    A . 宣传维新思想 B . 振兴民族工业 C . 推翻清朝统治 D . 推动国共合作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清末,某派人士宣称,“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该派人士属于( )
    A . 洋务派 B . 皇族派 C . 维新派 D . 革命派
  • 1. (2024高一下·沧州开学考) 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
    A . 缓和德英关系 B . 推广德语教育 C . 维护中国权益 D . 争取在华利益
  • 1.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论述题:历史图片往往是浓缩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人的救亡图存”为主题,就材料整体或局部拟定论题,加以论述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表述清晰,史实准确)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3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