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启了近代中国与列强的不平等关系。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进而追寻现代化之路。这种追寻在晚清时期经历了“求富自强”、“变法自强”、“立宪自强”三个阶段的演进。然而,中国早期现代化仅仅是清延及部分社会精英主导的有限变革,未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长远发展。

    ——摘编自郭若平《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1912年至1920年间,中国现代化进一步推进。

    ……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5万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总额为11743万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和面粉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摘编自《中国年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现代化三个阶段的具体历史事件,并评价“求富自强”这一阶段的现代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述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