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四下·兰溪期中) 阅读理解与能力提升

    孟母诫子

    孟子少时诵 , 其母方织。孟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辍:停止。③喧:忘记。④引:拿来

    1. (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意思。

      其母织( )

      A.正在 B.方向 C.相当

      以此之( )

      A.命令 B.告诫 C.戒备

    2. (2) 这个小古文蕴含的道理是(    )
    3. (3) 翻译画线的句子。
  • 1. (2024六下·黄陂期中) 阅读《世说新语》文言文节选,回答问题。

    扇不在新

    庾稚恭为荆州 , 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侍中刘劭曰:“柏梁云构 , 工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钟、夔先听其音。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注释]①庾稚恭:庾翼,东晋中期将领。 ②荆州:此处指荆州刺史,刺史是古代官名。③故物:旧东西。 ④刘劭:后成为东晋大臣。⑤柏梁:汉代宫殿柏梁台。云构:形容房屋高大壮丽。⑥钟、夔:钟子期和夔,这里指代懂得欣赏的乐师。 ⑦庾后:指庾太后。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武帝是故物 疑:

      庾后之 闻:

    2. (2) 写出下面句子的大致意思。

      此人宜在帝左右。

    3. (3) 短文中刘劭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2024三下·龙里期中) 阅读。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

    ①执:握,持,拿着。

    ②俄:一会儿,不久。

    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④以:用,使用。

    1. (1)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鲁国人拿着长竿子进城,由于竿子太长,他,后来一个帮助他想出了办法。
    2. (2) 请将古文中的字与对应的意思连一连。
      于是
      开始
    3. (3) 老人想出的是什么办法?在文中找出来。
    4. (4) 你认为老人的办法好吗?你认为怎样进城更方便?
  • 1. (2024五下·威县期中) 阅读乐园。

    伊犁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注】①伊犁:今新疆境内。②佐领:清朝官名。③苟:如果。

    1. (1) 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 (2) 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写一写这句话的意思。

      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3. (3) 结合短文想一想,佐领是如何找到水的。
  • 1. (2024五下·苍溪期中) 小古文阅读。

    积叶成书

    宗仪松江,躬亲稼穑。作劳之暇,休于树阴。有所得,摘叶书之,贮一破盎 , 去则埋之树根。如是十年,积盎以十数。一日,令门人而录之,得三十卷,名曰《辍耕录》。

    [注释]①宗仪:陶宗仪,元末明初文史学家。②客:寄居。③稼穑(jià sè):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事。④盎:盛物的器皿,腹大而口小。⑤门人:仆人。⑥发:挖。⑦录:抄录。

    1. (1) 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2) 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3. (3) 陶宗仪休息时,“有所得”后的做法是“”,这样积累多年的结果是“ ”(用原句作答)
  • 1. (202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侯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①?”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②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③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⑤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⑥,周旋动静⑦,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①履行:实施。②绥(suí):安抚。③恣:任凭。④孤:王侯自称。⑤法:效仿。⑥异世而出:出生在不同时代。⑦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 (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陈 元 方 年 十 一 时

    2.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太丘舍

      元方入门不

      远近称

      久而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4. (4) 甲文中友人为什么感到惭愧?
    5. (5) 通过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 1. (2024六下·重庆市) 文言文阅读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3. (3) 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 1. (2024四下·信都期中) 文言文阅读

    母鸡孵卵,数周成雏。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

    1.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必先唤  ②尽力护

      A.它的,指母鸡的      B.别的,其他的 C.她,指母鸡。 D.它,指小鸡

    2. (2) 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3. (3) 文中用四个字写出了小鸡遇到危险时母鸡的做法,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4. (4) 文中的母鸡与老舍笔下的母鸡有哪些相同之处?
  • 1. (2024六下·马边期中) 文言文阅读

    拔树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 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注释】①伊犁:今新疆境内。②汲:打水。③佐领:清官名。④苟:如果。

    1. (1) 下列“故”字,与“故草木不生”中的“故”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4. (4) 这篇文言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1. (2024五下·自贡期中) 文言文阅读。

    钟氏之子(节选)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 ,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ì)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

    1. (1) 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⑴魏文帝
      A.用鼻子嗅气味。         
      B.听见。         
      C.出名,有名望。
      问会
      A.回答,回报。           
      B.副词,又,再。 
      C.重复,重叠。
      何以不汗
      A.指皇上。               
      B.指钟毓。       
      C.指钟会。
    2. (2) 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是如何回答的?(用原文回答)
    3. (3) 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中谁的回答更妙?为什么?( )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