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六下·黄陂期中) 阅读下面图片及文字材料,完成题目。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1. (1) 结合所示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植树节从一开始就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设立的。

      ②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

      ③植树节节徽上的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

    2. (2) 2024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义务植树节。植树添绿扮靓我们的家园与校园,很多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在全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植树护绿活动。请你向参与活动的同学说几句鼓励的话。
  • 1. (2024五下·曲江期中) 非连续性文本。

    五(1)班开展四大名著读书活动,以下是王明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①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②他用的是青龙偃月刀,骑的是赤兔马,神勇无比。

    ③他手举如意金箍棒,大战红孩儿,三打白骨精,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1. (1) 三则读书笔记写的人物分别是
    2. (2) 下列故事来自《水浒传》的一项是(   )
    3. (3) 你最喜欢四大名著中的哪个人物?请你写出有关他(她)的故事。
  • 1. (2024六下·新会期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更是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有京剧、昆曲、评剧、越剧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限制。

    材料二: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

    材料三:风筝起源于中国。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墨翟(dí)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木鸟只飞了一天就坏了,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风筝。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风筝材质。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改用纸糊制,俗称“纸鸢”。后来,风筝逐渐传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的玩具。

    材料四: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禧、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1) 上面四则材料分别介绍了这四种民间艺术。
    2. (2) 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 (3) 如果将上面四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最适合作为板报标题的是( )
    4. (4) 春节时,奶奶从庙会上买了一张鱼的年画贴在家里,奶奶希望:
  • 1. (2024五下·南海期中)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阳光以短波形式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表面,地球吸收后以长波形式辐射回去时,却会被大气层中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气体吸收,又传回地球,使地表温度逐渐上升,犹如一个大温室,称为“温室效应”。

    资料显示,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近年来,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更加明显。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焚烧垃圾,由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即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不断增多,就会使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导致全球变暖。

    【材料二】全球变暖是一种生态或气候破坏。全球变暖造成南、北极冰雪加快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岌岌可危;全球变暖造成极端恶劣天气频出,譬如台风、高温、暴雨、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全球变暖造成部分地区出现虫灾,全球粮食生产也受到影响,产量逐渐下降;最重要的,全球变暖正在增加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机率,如印度北部的谢赫普拉地区今年最高气温达到了45.1℃,此次高温热浪造成了印度北部电力短缺和严重人员伤亡。

    【材料三】

    ①杭州亚运会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竞赛场馆设计和运营。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设计施工中,编制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优先采用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优先使用新能源车和新能源机械,减少场馆运营期的碳排放。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设置的210个导光管通过顶部的采光罩,将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内,使用寿命长达25年,每年可节电约10万千瓦时。

    ②在杭州,“绿色亚运”推动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运动员可以通过各种绿色行为,减少参赛和生活中的碳排放,还可以使用“云上亚运村”低碳账户,通过积累积分兑换绿色低碳产品。观众可以通过选择电子门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绿色观赛行为,减少碳排放。

    1.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温室气体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全球变暖造成部分地区出现虫灾,全球粮食生产也受到影响,产量急剧下降。

    2. (2) 【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 (3) 通过上述材料的学习,我们可以如何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至少分三条表述。
  • 1. (2024六下·瑞安期中) 阅读

    走近朱自清

    【材料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朱自清《匆匆》节选

    【材料二】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发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朱自清《绿》节选

    1. (1) 我会结合材料内容来填写。《匆匆》写出了时间逃去如飞,一去不复返。《绿》节选部分写出了梅雨潭的水绿得,绿得鲜润,绿得
    2. (2) 我会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据以上片段,完成以下对话。
      我发现这两篇阅读材料,有很多相似之处哦!你瞧!《匆匆》和《绿》两个片段都多处使用问句,且问而不答。
      我也发现了哦!比如:《匆匆》中用燕子再来、、桃花再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作对比。
      我看到《绿》中用、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西湖的波、、和梅雨潭的水色作对比。
      我知道朱自清在《匆匆》中这样写,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的之情;在《绿》中这样写,表达的情感。
    3. (3) 结合阅读材料内容进行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匆匆》节选中,画线句子的内容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洗手、吃饭、默默时,日子悄然流逝,展现了时间在不经意间的迅速流逝。

      ②《绿》节选中,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

    4. (4) 《匆匆》节选中,“跨”“飞”“溜”“闪”连用得非常巧妙,你觉得妙在哪里?在批注框中写一写。
  • 1. (2024五下·马边期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新型龙舟说明书

    材质选座

    碳纤混合的复合材料和高密度填充材料。整体减重,减少阻力。

    船体线型

    尖头船体,船头船尾做抬高处理,流线型船底,使行驶平稳。

    座位排布

    采用交错的座位排布,减少船宽,为运动员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

    排水系统

    力学自动排水器,比赛时达到一定速度,队员划桨带入船内的水可自动排出。

    材料二:

    世界上第一次国际性的龙舟赛事在中国香港维多利亚港举行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陆续开始效仿中国香港,开展龙舟运动。

    北美洲的第一届龙舟节在美国波士顿举行

    德国汉堡举行了首届龙舟节

    国际龙舟联合会成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的正式成员。

    1976

    1976-1979

    1979

    1989

    2007

    1. (1) 龙舟赛是我国传统节日( )的习俗。
    2. (2) 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中国龙舟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开展龙舟运动。

      ②在新型龙舟上,我们会看到选手们两两并排落座,运动的空间变得更大了。

      ③新型龙舟在比赛时阻力小,行驶速度快且平稳,还会自动排水。

    3. (3) 结合两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1. (2024五下·马边期中) 群文阅读材料。

    材料一: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材料二:①一日,来了一位自称华佗的医生,听闻关公中了毒箭,特来医治。关公右臂痛得厉害,正和马良下棋来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乱了军心。

    ②华佗看过关公的箭伤,说:“君侯的手臂若要根治,得把手臂牢牢缚在柱上,我用刀把皮肉割开,刮去骨头上的毒,再敷上药,以线缝合才治得好,但恐君惧怕。”关公听了笑着说自己不怕痛,不用把手臂缚在柱上,并让人送上食物请华佗先用酒菜。

    ③见华佗用餐完毕,关公伸出右臂请华佗立即医治。华佗取出一把尖刀,请人在关公手臂下放上木盆接血,看准位置,下刀把关公的皮肉割开,看到发青的骨头后,气定神闲地说:“我用刀把君侯骨头上的毒刮走,缝合好伤口就好了。”说着,手中的刀热练地在骨头上来回刮,流出的血溢出了木盆。周围的将士见到这情景,都掩面失色,唯独关公仍下喝酒。不久,华佗把毒刮尽,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好,关公大笑而起,对众将说:“此臂伸舒如故,一点儿也不痛。先生真是神医!”华佗说道:“我一生行医,从未见到过你这样的人。君侯真天神也!”

    ——改写自《三国演义》

    材料三:①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②须臾,血流盈盆。伦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三国演义》

    1. (1) 按照材料二故事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材料三理解起来有难度,同学们正在讨论方法,请你按照同学们的方法补充填空。

      ①梦梦:阅读时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如文中“某”和我们现在的用法不太一样,但是联系上下文后,我明白了“某”指的就是

      ②典典: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如我并不知道文中“君侯”的准确意思,但知道“君侯”指的是就可以了。

    3. (3) 读一读材料一、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画线句子刻画了两位医生的言行与神态,从中你体会到两位医生的内心有什么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沃克医生在手术中先是为病人担心,而后对病人产生钦佩之情。

      B.华佗则是对自己的医术充满了自信,镇定自若,

      C.沃克医生做手术时很紧张,华佗做手术时很悠闲。

      如果说材料一描写沃克医生是为了衬托刘伯承的坚毅,那么材料二描写华佗也只是为了衬托关羽吗?说说你的看法。

    4. (4) 从古至今,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请你为他们颁发“英雄线勋章”,并试着补充下面的颁奖词。前后连贯,突出英雄特点即可。颁奖词:英雄是艰难困境中的挺身而出;英雄是;英雄是……一个国家要想强大,离不开英雄,离不开你们!
  • 1. (2024五下·苍溪期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汉字听写大会》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材料二]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壮士们的牺牲,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

    1. (1)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的“汉字危机”包含有(    )
    2. (2) 细读材料二,简要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 (3) 下面是一些有错别字的广告语,把正确的词语写在相应的表格里。

      药品广告

      咳不容缓

      刻不容缓

      山地车广告

      骑乐无穷

      补品广告

      鳖来无恙

  • 1. (2024六下·南海期中)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航天日|这些中国式浪漫,是真·宇宙级的!

    2023年4月24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如约而至。中国人把航天梦藏在这些名字里。载人飞船叫“神舟”、中国空间站叫“天宫”、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等等。它们是属于中国航天的名字,也是属于中国人的独有浪漫。

    1999年11月 20日,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经过 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2003年10月15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2021年4月29 日,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

    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2022 年11月29 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 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梦启程,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再次实现“太空会师”。

    材料二:2021年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活动

    上课嘉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直播时间:2021年12月9日15:40

    授课方式.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
          课堂内容:三名航天员在轨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课程表详见下图)

    课程表

    1

    航天员在轨工作和生活场景展示

    5

    水膜张力实验

    2

    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

    6

    水球光学实验

    3

    太空转身

    7

    泡腾片实验

    4

    浮力消失实验

    8

    天地互动交流

    材料三:“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收获生菜

    中国空间站的“太空菜园”近日获得了丰收,“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成功收获了生菜。这个“太空菜园”是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设计的模块化简易太空植物栽培装置,植物种植操作简单,便于照料。在之前的任务中,已经有航天员成功种植并收割了生菜、小麦、水稻和拟南芥。“太空菜园”不仅为航天员提供食物、氧气和水,还将作为空间实验平台,研究太空微重力等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截至目前,空间站已安排了 110 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领域,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太空菜园”的成功不仅为航天员提供了新鲜的食物来源,也展示了在太空环境下进行植物栽培的潜力和可能性。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例如长时间太空探索任务或在其他行星种植植物。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也将有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领域的发展。

    你们知道在地球上种植植物需要很多条件和资源,比如土壤、水、肥料、温度、湿度、气压等。而在太空里,这些条件和资源都很稀缺或者根本不存在。所以,在太空里种植植物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和价值的事情。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的“太空菜园”喜获丰收。他们种植的蔬菜得到科学配置的光照和水分,在太空环境下也长势喜人。

    (摘编自互联网,有改动)

    1. (1) 阅读材料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阅读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4. (4) 中国人把航天梦藏在这些名字里,载人飞船叫“神舟”、中国空间站叫( )
    5. (5) 2021年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活动在( )设置地面分课堂。(多选题)
    6. (6) 你们知道在地球上种植植物需要很多条件和资源,比如( )。(多选题)
    7. (7) 如果同同想要通过网络收集一些关于中国航天的资料,下列网站不适合用来查找相关资料的是( )
    8. (8) 如果你去太空课堂,最想演示生活中的什么场景? 请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9. (9) 结合材料三,写写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与体会。
  • 1. (2024六下·珠海期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经常查看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同时长时间接触电视及电脑,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进一步降低了自身免疫力。

    材料二: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家人聚餐,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 (1) 根据阅读材料,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2) 从这两则材料中你懂得什么?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