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西峡模拟)  小文想通过“文海拾贝”活动,激起大家学习古诗文、传承文化的兴趣,请你在空白处补写名句。

    在文化的长河里,“水”这一意象跨越时空浸润着我们的生活。她从《诗经》中走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曹操在《观沧海》中也因水起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用“?悠悠。”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山水游记中的“水”更异彩纷呈,《三峡》中有这样的描写:“悬泉瀑布,,良多趣味。”

  • 1. (2024·临颍模拟)  古诗文默写。

    “问”有询问、探究之意,文人常以“问”的形式抒情言志。《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一句“①,此之谓失其本心”表达自己对见利忘义行为的批判;《木兰诗》中,作者巧借“双兔傍地走,②,”表达自己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欣赏。看见月圆,苏轼好像心生怨怼“不应有恨,③,”(《水调歌头》)实则抒发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惆怅;目睹屋破,杜甫发出呼喊“④,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了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远望暮霭,崔颢愁思无限“⑥,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抒发了日色将晚思念家乡的惆怅;遭遇兵败,文天祥慷慨陈词“⑦,⑧”(《过零丁洋》)表达自己以身许国的坚定信念。

  • 1. (2024·开福模拟)  古诗文默写

    4月27日,青一初三学子们进行了体育中考,大家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回望三年时光,在困难面前,我们学习了刘禹锡“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坚定的意志与乐观的精神;在李白“②”(《行路难》)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召下,大家坚持不懈地训练,最终取得了佳绩。来自初三22班的小青同学在成长档案中引用李商隐“③”(《无题》)这两句诗表达对无私奉献的老师们的赞美之情。

  • 1. (2024·杭州模拟)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描写让人想起了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一句诗:“日出江花红胜火,。”
  • 1. (2024·路桥模拟) 活动一:【漫话雪色,品缤纷心境】

    三毛说:雪是限定款的美好,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shì①____: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顾城说:雪是含②____的真心,在你的门前我堆起一个雪人,代表笨zhuō③____的我把你久等。

    刘亮程说:雪是极致的孤独,落在每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韩愈说:雪是英雄失路的悲慨,回望秦岭,云遮雾锁,大雪封道,马儿踟躇,叹一声家在何方?

    杨士奇说:⑪ ____

    ……

    我说:⑫____

    备选资料

    ④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卖炭翁》)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⑦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⑧雾凇沆砀,____,____。(《湖心亭看雪》)

    ⑨千里冰封,____。(《沁园春·雪》)

    ⑩刘伯川席上作

    明·杨士奇

    飞雪初停酒未□,溪山深处踏琼瑶

    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注释:①琼瑶:美玉,这里指冰。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1) 根据语境,在①~③处填写正确的拼音或汉字。
    2. (2) 将④~⑨中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其中第⑦空依据左侧划线处的提示语来填写。
    3. (3) 下面选项中,哪个字更适合填在备选资料⑩中的“□”(    )
    4. (4) 对备选资料中的《刘伯川席上作》这首诗进行理解与鉴赏,然后完成第⑪空的内容。
    5. (5) 请发挥联想与想象,结合自身独特体悟,续写第⑫空的内容。
  • 1. (2024·婺城模拟) 【任务一】整理古诗文古诗文中含精神。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写出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连续的两句)。

    情怀

    古诗文名句

    作者与出处

    虽然年老体弱,我仍想守边疆。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远在日暮南山,我心悠然淡泊。

    陶渊明《饮酒(其五)》

    兄弟相隔万里,我寄美好祝愿。

    苏轼《水调歌头》

    国危急人孤立,我选舍生取义。

    文天祥《过零丁洋》

    身处泥淖之中,我也洁身自好。

    周敦颐《爱莲说》

  • 1. (2024·义乌模拟) 任务二:析古人晚上不眠之因

    【甲】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唐·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选自《李白集校注》)

    【注释】①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二十七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来到安陆,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②有以:有原因。③召:召唤,引申为吸引。④大块:大地,大自然。

    【乙】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岁除 ,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选自《全唐诗》)

    【注释】①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后为朝廷的别称。②青阳:指春天。③逼:催迫。④岁除:年终。⑤虚:空寂。

    1. (1) 用“/”为甲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幽 赏 未 已 高 谈 转 清 开 琼 筵 以 坐 花 飞 羽 觞 而 醉 月

    2. (2) 揣摩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完成填空。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惠连”与下文的“康乐”对应,都运用了①。“康乐”是②(人名),由此可知“惠连”也是一个人名,借指③的人。

    3. (3) 甲文和乙诗中作者“不眠”的原因是不同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 (4) 填写下列表格,完成“何以不眠”分类梳理。

      原因

      内容

      忧思不眠

      ①悠哉悠哉,。(《关雎·诗经》)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世乱难眠

      ③自经丧乱少睡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因景忘眠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雾凇沆砀,,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 (5) 综合对甲文、乙诗和表格内容的理解,探究古人“不眠”行为的思想内涵。
  • 1. (2024·金东模拟)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名山大川留下无数文人墨客的佳作,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来一场文化之旅吧!

    崔颢当年登上黄鹤楼看着鹦鹉洲上草木丛生、芳草遍地不禁感慨万千,留下① “”的千古绝对。杜牧夜泊秦淮,眼见灯红酒绿,想起国势衰微,当权者却昏庸无道,愤然写下②“”。王安石登飞来峰,于高塔之上眺望日出,发出③“”的豪情壮志,抒发自己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 1. (2024七下·永康期中) 【诗词广告】观察下表,将横线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作者

    作品

    广告词

    适用广告场景

    佚名

    《木兰诗》

    ,寒光照铁衣。

    朔风凛冽的大漠

    王维

    《竹里馆》

    深林人不知,

    幽静惬意的竹林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深夜悠扬的笛声

    岑参

    《逢入京使》

    马上捎口信道平安

    韩愈

    《晚春》

    群芳争艳万紫千红

    探究结果

    在广告宣传中,古代诗词的运用可以使广告更有韵味和感染力。

  • 1. (2024七下·义乌期中) 根据相关批注,完成古诗文名句默写。

    出处

    古诗文名句

    批注

    王维《竹里馆》

    独自演奏的悠闲之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曲调唤起的思乡之味

    岑参《逢入京使》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

    走马相逢的思亲之味

    韩愈《晚春》

    , 百般红紫斗芳菲。

    万紫千红的暮春之味

    《木兰诗》

    边塞隆冬的苦寒之味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