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六上·滨城期末) 阅读

    孟母诚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诚之,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辍(chuò)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②复进:再背诵下去。③喧:同“谖”,遗忘,忘记。④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1. (1) 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其母引刀裂其织。”这句话中,“其母”的“其”指的是(人物),“其织”的“其”指的是(人物)。
    3. (3) 下面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下面对“此织断,能复续乎?”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5. (5) 你认为盂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学了这篇文章你还能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
  • 1. (2023五上·官渡期末) 文言文阅读

    古人谈读书(节选)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注释】①谓:说:②漫浪:随意:③急:要紧、重要。

    1. (1) 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回答)
    2.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 (3) 课后辅导课上,佳佳不懂装懂,我会用来劝诫她端正学习态度:背书时我发现佳佳边玩钢笔边背书,我会用来告诉她学习要用正确的方法;佳佳问我为何那么喜欢读书,我会用回答她。(请把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 (2023六上·铁东期末) 课内文言文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 (1) 给下列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一日 . 书画

      A.暴露        B.晒 

      ②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A.四川有一位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 

      B.四川有一位杜处士,喜欢自己作画,画了数百件书画作品。 

    2. (2) 用文中语句回答牧童为什么大笑? 
    3. (3) 从不同角度选择《书戴嵩画牛》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 

      ①从杜处士角度:②从戴嵩角度:③从牧童角度:

      A.做任何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B.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C.要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 1. (2023三上·官渡期末) 文言文阅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 一儿登瓮 ,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 儿得活。

    【注释】①庭:庭院 ②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③皆:全,都 ④迸:涌出

    1. (1) 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2. (2)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 (3) 读完这个故事,你赞同司马光的做法吗?为什么?
  • 1. (2023五上·光明期末) 文言文阅读。

    牛郎织女(节选)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 , 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 , 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 , 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注释]①机杼:织布机。②劳役:辛苦操作。③独处:独自生活。④织衽(rèn):织布机上的经线叫衽。⑤涉秋:每年入秋。⑥髡(kūn) :剃掉头发,使成秃头。⑦河鼓:星名,即牵牛。⑧汉:天汉,即银河。

    1. (1)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天帝其独处:

      令归河东:

    2. (2) 结合注释,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

    3. (3) 我们的古人既善于想象,又精于观察,由““这一自然现象便想象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
    4. (4) 牛郎织女的故事为后世所传颂,很多诗人借其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请你写出两首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词:《》《》。
    5. (5) 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往往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牛郎织女》这一民间故事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愿望?
    6. (6) 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你不仅能领略到动人的情节,还能认识许多精彩的人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是谁?他/她出自哪本书?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喜欢他/她的理由。
  • 1. (2023五上·峨边期末) 文言文阅读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 , 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 , 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 , 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问。

      ①张丞相书而不工

      ②执所问曰

    2. (2) 借助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何字也?

      ②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3. (3) 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 1. (2023四上·惠城期末)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____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 (1) 选择加点词的意思,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①的确如此。②争着跑过去。③只有。

            竞走   信然

    2. (2) 请补充“”上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大意。
    3. (3) “唯戎不动”的原因是(    )
    4. (4)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1. (2022六上·香洲期末) 文言文阅读。

    荆人袭宋

    ㅤㅤ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ㅤ[注释]:①荆:古代楚国的别称。②表:测量后做标记。③循:沿着。④坏都舍:大房子倒塌。

    1. (1) 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荆人过河“溺死者千有余人”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3. (3) 荆人袭宋的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
  • 1. (2023四上·天津市期末) 读语段,按要求答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尝:

      ②信然:

    2. (2) 翻译文中的句子。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 (3) 读了文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1. (2022四上·湘潭期末)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ㅤㅤ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炎帝之少女  

       为精卫 

    2. (2) 精卫是怎样填海的?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 
    3. (3) 我觉得精卫身上具有一种(    )的精神。(填序号) 
    4. (4) 《精卫填海》是神话故事。读读诗句,写出它是哪个神话故事。 

       ①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②女娲炼五石,天缺犹可补。《》 

       ③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