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鄞州期中) 文言诗文阅读;学完《小石潭记》,某班同学开展了一次“体悟柳宗元永州情怀”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读柳宗元古诗文和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愚溪诗序(节选)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 , 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注释】①尤绝者:风景特别美的地方。②龂龂(yín yín)然:争辩的样子。

    溪居

    久为簪组 , 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②榜:划船。

    1. (1) 请你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的加线词。

      文言词语

      方法

      解释

      ①得其尤绝者

      语境推测法:根据上下文文意

      ②池之中愚岛

      积累迁移法

      中轩敞者舱(《核舟记》)

      以愚辱焉

      来问讯(《桃花源记》)

      ④而适于予

      查阅词典法

      ①种类,类别;②类似,像;③大抵,大致。

      (填序号)

      ⑤久为簪组

      ①堆积,积累;②屡次,多次;③牵累,连累

      (填序号)

    2.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3. (3) 翻译下面句子。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4. (4) 根据情境,补充对话。

      小语:我发现材料中的古诗文都和永州这条小溪有关,这条小溪深深吸引了柳宗元。但我很好奇,他为什么要将小溪的名字改成“愚溪”?难道溪水还有愚笨和聪明之分吗?

      我:这应该是柳宗元有意为之。我们从他的《愚溪诗序》节选中了解到改名的原因有二:①;②

      小文:我觉得愚溪风景秀丽,有小丘,有泉,有亭,还有嘉木异石,柳宗元虽是触罪被贬,但他还是很喜欢这里的,诗句“③”(选自《溪居》)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小语:是的,愚溪是柳宗元的情感栖息之地。

      我:我也发现《溪居》这首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诗人的④之情。

    5. (5) 请结合你对选文和《溪居》这首诗的理解,分析诗人以“愚”来命名溪、丘、泉、沟、亭、岛等景物的深层原因。
  • 1. (2024八上·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与子由弟书(苏轼)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燃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繁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乙】东坡食汤饼(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选自《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肯繁(kěn   qìng):筋骨结合的地方。②汤饼:面条。③黄门公:即苏轼弟 苏辙。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恶:同“粗”。

    1.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然犹杀一羊

      课内迁移法:吾三省吾身《<论语>十二章》

      点薄盐微憔食之

      字源推测法:(小篆),从肉,从火

      道旁有汤饼者

      参考成语法:卖儿

      欲咀嚼耶

      查阅词典法:①尊崇;②高出;③尚且;④还。

      (填序号)

    2.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戏 书 此 纸 遗 之 虽 戏 语 实 可 施 用 也 。

    3. (3) 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赏析下面句子。

      【示例】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

      “矣”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用在此处带有戏谑的意味。 戏言若以

      后流行吃羊脊骨,恐怕会与狗争食了。 一个“矣”字,足见苏轼面对困境的旷

      达乐观。

      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

    4. (4) 有人说从一个人如何吃饭,就能大致看出他的生活态度。请结合上面两篇选文 , 就此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 1. (2024七下·义乌期中) 古诗文阅读

    甘凤池传

    甘凤池,江南江宁人。少以勇闻。康熙中,客京师贵邸①。力士张大义者慕其名,自济南来见。酒酣,命与凤池角,凤池 , 固强之。大义身长八尺余,胫力强大,以铁裹拇②,腾跃若风雨之至。凤池却立倚柱,俟其来,承以手,大义大呼仆。血满靴,解视,拇尽嵌铁中。即墨③马玉麟,长躯大腹,以帛约身,缘墙升木,捷于猱④。客扬州巨贾家,凤池后至,居其上。玉麟不平,与角技,终日无胜负。凤池曰:"此劲敌,非张大义比!"明日又角,数蹈其瑕,玉麟直前擒凤池,以骈指之,玉麟仆地,惭遁。凤池语人曰:“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释】:①贵邸:指王侯宅第。 ②拇:这里指脚趾。 ③即墨:地名。 ④猱:猿猴类动物。

    1. (1) 运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

      文言语句

      方法

      示例

      释义

      凤池

      课内迁移法

      以军中多务

      凤池语人曰

      射于家圃

      以驻指

      查阅字典法

      A.拒绝,推辞;B.退;C.除,消除。

      腾跃若风雨之

      联系成语法

      疾风

    2. (2) 用“/”给划线句断句。(限2处)

      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3.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玉麟不平,与角技,终日无胜负。

    4. (4) 本文尾句中的“耳”与“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中的“尔”表达的情感相同吗?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5. (5) 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1号挑战者:张大义

      从“①_”看出张大义②的特点。

      ③本文写了两场结局相同的对决,是否多余?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2号挑战者:马玉麟

      从“缘墙升木,捷于猱”看出马玉麟敏捷的特点。

  • 1. (2024·鄞州模拟) 学习活动四:探究筷子引发的信任危机,完成问题。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节选

    [西汉]司马迁

    顷之,景帝居禁中 , 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注释】①禁中:旧称天子居住的地方。②尚席:古代官名,掌管宴席。③胾:大块的肉。④怏怏:形容不满意、不高兴的神情。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谓尚席取箸

      条侯免冠

    2.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

    3. (3)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不足君所乎?

    4. (4) 景帝事后觉得条侯是“怏快者”,你赞成这样的看法吗?请结合内容分析。
    5. (5) 条侯就是周亚夫,文帝对他“称善者久之”:“嗟呼,此真将军矣!”而景帝却说:“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为什么两位皇帝对周亚夫的评价如此悬殊?请结合选文和课文《周亚夫军细柳》试作分析。
  • 1. (2024·浙江模拟) 班级组商议后决定推荐范仲淹为“读书达人”,请根据相关资料,参与完成任务。

    推荐达人资料汇总

    范仲淹生平

     

    对应时期的文献

    公元989年生于徐州,次年父亲病逝

     

    (一)修学时最为贫窭①,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②十数茎醋汁半盂,少入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彭承《墨客挥犀》卷三)

    公元1015年,进士及第,时年26岁

    公元1026年,任府学主管,时年37岁

     

    (二)公丁母忧,寓居南都,晏丞相殊请掌府学。公常宿学中,训督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诇③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④云:“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妄对。则取书问之,不能对,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⑤。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范仲淹全集》)

    公元1036年,被贬饶州,时年47岁

     

    (三)迥与众流殊,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范仲淹《瀑布》)

    公元1046年,被贬邓州,时年57岁

     

    (四)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注释】①贫窭(jù);贫乏,贫穷。②齑斋(jī):腌菜或酱菜。③诇(xióng):看。④绐(dài):欺骗。⑤辐辏: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1. (1) 小组打算根据材料拍摄有关范仲淹微剧,请帮助完成导演手记。

      原文

       

      表演指导(关注角色的神态、动作、说话的语气语调等)

      暖而啖之

      示例:“暖”和“啖”两个字,建议表演者可以通过有条不紊的热粥动作和津津有味的吃饭神情突显范仲淹艰难生活下的泰然自若。

      见有先寝者诘之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

      画外音

      ③请从下面对联中任选一联作为剧尾画外音,并说明理由。

      A.断凿画粥学为人师,以身示教堪为典范

      B.志比鲲鹏,千载学风滋志士;心牵社稷,先忧后乐恤生民

    2. (2) 请结合上述资料和导演手记,完成“读书达人——范仲淹”推荐卡制作。

      读书达人

      推荐语

      范仲淹

      (989—1052)

      写作小贴士:推荐语重在“推介”。要明确推荐的受众和目的,围绕关键事件、人物品质进行推荐。

    3. (3) 我们的达人慨叹:“微斯人,吾谁与归?”你认为下面哪位文人可以成为他的知音,请结合具体诗文阐述。

      A.陶渊明        B.苏轼        C.欧阳修

  • 1. (2023七下·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

    晋大夫①祁奚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②?”祁奚对曰:“解狐③可。”君曰;“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奥对曰:“午④也可。”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书》曰:“不偏不党⑤,王道荡荡⑥。”祁奚之谓也。外举不避仇雠⑦,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唯善故能举其类。《诗》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选自《新序》)

    【注释】①大夫:古代宜职。②嗣:继承。③解狐:晋国的大夫。④午:祁午,祁奚的儿子。⑤党:偏私。⑥荡荡:平坦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公正无私。⑦雠(chóu):同“仇”,仇敌。

    1. (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称 其 仇 不 为 谄 立 其 子 不 为 比

    2.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之久而不去               ②康肃笑而

      ③孰可以国尉               ④善故能举其类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②外举不避仇雠,内举不回亲戚,可谓至公矣。

    4. (4) 卖油翁和祁奚都是有大智慧的人,请结合文本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分别学到了什么。
  • 1. (2023七下·期中)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往事耳 愿为鞍马

    是陋室          亭亭净

  • 1. (2023八下·萧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游江(节选)

    清・郑燮

    昨游江上,见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也。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饁妇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注释】①饁(yè)妇:给在田间耕作的人送饭的妇女。②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乙]小石潭记(节选)

    唐・柳宗元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夏初雨后寻愚溪

    唐・柳宗元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 , 啸歌静炎燠

    【注释】①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居于愚溪畔十年。②营营:谋求。③炎燠(yù):指天气极热。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课文迁移法

      盖简核桃狭者为之

      竹数千株①

      字典查阅法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①真诚;诚实。②诚心。

      ③真实;真实的。④实在;确实。

      学者能八面玲珑②(填写序号)

      词类活用法

      渔人甚

      心窃之③

      参考成语法

      无缘无

      盖竹光相射也④

    2. (2) 请用“/”给[甲]文中画波浪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 二 小 儿 戏 于 沙 上 犬 立 岸 傍 如 相 守 者

    3. (3) 小明在翻译文章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帮助小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4. (4) 请赏析[乙][丙]两文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结合内容作简要阐述。
    5. (5) 小文想把[甲]文作为本学期所学第三单元的拓展资料补充给同学,请你参考[链接资料],结合[甲]文内容及作者阐述的道理,谈谈是否可行。

      [链接资料]

      ①“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可议论、抒情,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道理。

      ②第三单元导语:“这个单元所选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

  • 1. (2024·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范文正浙西救灾

    沈括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② ,发粟及募民存饷③ ,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 谕之曰: "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④奏劾杭州不恤荒政⑤ ,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陈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 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 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 两 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⑥之粟, 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 因之以成就民利, 此先生之美泽也。

    【注释】①殍殣 (piǎo jǐn);饿死的人。②领浙西: 兼任杭州太守, 管理渐西一带。③募民存饷: 聚集百姓, 慰问馈赠物品。④监司: 宋代各路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长平仓等,总称为“监司”。⑤荒政: 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⑥司农:即司农寺,主管粮食等事项的官府。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为术甚备 

      谕之曰

    2.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守日出宴于湖上,居民空巷出游。

    3. (3) 根据短文内容,简要概括范仲淹救灾所采取的措施。
  • 1. (2024八下·邯郸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仰视白日,跳而东西。踵屡高屡低,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屡陟①屡歇,抵欢喜台。返观此身,有如蟹螯郭索潭底, 自汲井中②,以身为瓮,虽复腾纵,不能出栏。其峰峦变幻,有若敌楼者,睥睨栏楯③俱备,又有若白莲花,下承以黄趺,余不能悉记也。

    (节选自袁宗道《上方山记》)

    【注】①陟:行步。②自汲井中:自己在井中取水。③睥睨:城上短墙。栏楯:栏杆。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然不动____ 。           ②俶尔远逝 ____ 。

    复腾跃____  。         ④余不能记也____ 。

    1. (1)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方叹峰之奇,而他峰又复跃出。

    2. (2) 【甲】【乙】两文都以动物设喻。【甲】文用“”和“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溪水的蜿蜒曲折,【乙】文用“”比喻上方山山谷的狭促。(用原文语句回答)
    3. (3) 【甲】【乙】两文虽然同为山水游记,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试分别加以概括。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