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增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范仲淹读书

    郑瑄

    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舍,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遗以食物,而不下筯 , 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选自《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齑:jī,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②公厨室:宫官府厨房。③筯:筷子。④得非以相浼为罪乎:难道认为我们送你好饭菜是错误的吗?

    1. (1) 下列加点字词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3. (3) 对两则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两则选文都与学习有关,你从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 1. (2024八下·田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①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②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选自老子《道德经》)

    【注释】①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过十倍、百倍,言极其多。②重死:重视死亡,也就是说珍惜生命。

    1.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②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4. (4) 【甲】文为什么桃花源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皆叹惋”?
    5. (5) 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他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 1. (2024·绍兴模拟) 活动二:梳理材料,完成“寻找杏坛”专题探究任务。

    【材料1】

    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庄子·渔父》)

    【材料2】

    《庄子》书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渔父不必有其人,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陂渚之地,A.不在鲁国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坛,乃宋乾兴间(1022)四十五代孙道辅增修祖庙 , 移大殿于后,因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耳。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3】

    杏坛在先圣殿前,B.即先圣教授堂之遗址也……宋天圣二年(1024),传大父中宪监修祖庙,增广殿庭,因移殿于后,讲堂旧基不欲毁拆,即以瓴瓮为坛,环植以杏,鲁人因名曰杏坛。

    (《孔氏祖庭广记》元·孔子51代孙孔元措)

    【材料4】

    杏坛在宋以前,本为庙殿旧址。宋天禧间(1017-1021),四十五代孙道辅监修祖庙,移殿于北。不欲毁其古迹,因庄子有“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语,乃除地为坛,环植以杏,曰“杏坛”。

    (《阙里文献考》清·孔子69代孙孔继汾)

    【注释】①西晋司马彪注:缁帷,黑林名也。杏坛,泽中高处地。②祖庙:以孔子故居建造的祭祀孔子的庙,孔庙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位于今山东曲阜,曲阜为古鲁国国都。

    1. (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发揄袂②依陂渚之地

      ③增广殿庭曰“杏坛” 

    2. (2) 用“/”给文中画线句设计朗读停顿。(每句限一处)

      A.不在鲁国之中也明矣。

      B.即先圣教授堂之遗址也。

    3. (3) “杏坛”位于何处?概括材料中的不同说法并结合材料简述理由。
    4. (4) 结合材料与下列关于“杏坛”的句子,仿照示例,为“杏坛”释义。

      句子1:潘岳花阴覆杏坛,门生参谒绛纱宽。(宋·王禹偁《赠浚仪朱学士》)

      句子2:天下英才尽孔门,杏坛设教簇如云。(明·梁辰鱼《浣纱记》)

      句子3:春华秋实杏坛飘香;滋兰树蕙桃李芬芳。(现代对联)

      示例:【梨园】原指唐玄宗教练歌舞艺人的地方。后泛指戏班、戏院,今喻戏曲界。

      【杏坛】

    5. (5) “寻找杏坛”专题探究汇报会中,小组将介绍“孔庙杏坛”,请根据材料写一段150字以内的介绍词。(提示:可从修建、命名、意义等角度介绍)
  • 1. (2024·富阳模拟) 为进一步宣传富阳历史文化,同学们想再拍摄一组富阳版语文课本封面视频,选了三个封面代言人。请阅读下列拍摄脚本,完成任务。

    【材料三】

    ◆脚本A

    取景地

    富春江

    封面代言人

    吴均

    视频取景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代言人资料

    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先是,均表求撰《齐春秋》。书成奏之,高祖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条,竞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有敕召见,使撰《通史》,起三皇,讫齐代,均本纪、世家功已毕,唯列传未就。

    (《梁书•吴均传》)

    ◆脚本B

    取景地

    鹳山

    封面代言人

    黄公望

    视频取景

    ……俯览城郭,屋瓦如鳞,苋浦绕其西,大江环其东南,①大隐小隐二山拱峙于北,苍翠若屏障。

    (茀侯《富春游记》)

    代言人资料

    黄公望,字子久,放浪江湖无所归,爱富春山水之胜,后结庐隐居于富春江北大岭山,历时多年作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展现富春江畔初秋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景致。

    (《富阳县志》)

    ◆脚本C

    取景地

    新登古城

    封面代言人

    罗隐

    视频取景

    片水净无尘,青山是四邻。

    上天如有意,此地著诗人。

    (宋•徐照《题罗隐故居》)

    代言人资料

    罗隐,诗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 , 大为唐宰相郑畋、李蔚所知。隐虽负文称,然貌古而陋。畋女幼有文性,尝览隐诗卷,讽诵不已,畋疑其女有慕才之意。一日,隐至 , 郑女垂帘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

    (《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注】①表求:上表请求;②敕:帝王诏书;③省:有关部门。④罗隐:富阳新登人,唐代著名诗人。

    1. (1) 请根据提示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有敕召见

      关联课内:“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

      本纪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

      于天下

      以故不中

      多义区分:A等第,次序;B.封建官僚住宅;C.数词前,表次序;D.科举考试等级

      (选择正确的义项)

      一日,隐至

      (选择正确的义项)

    2. (2) 依据脚本中画线句子,用现代汉语描述另两个语文封面。

      富春江: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即使有千丈深也可以看到底。

      鹳山:①

      新登古城:②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3) 请结合脚本A、脚本B内容,探究同学们选择吴均和黄公望成为富阳版语文课本封面代言人的原因。
    4. (4) 请结合脚本C及链接材料,参与同学们对罗隐的讨论。

      【链接材料】《新唐书•选举志》: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组员甲:据说,唐朝时,罗隐十多次考进士没中,史称“十上不第”。这样看的话,我觉得现在富阳大力宣传罗隐文化是没必要的。

      组员乙:罗隐屡次不第的原因是①

      组员丙:我觉得宣传罗隐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因为②

    5. (5) 三个富阳版语文课本封面视频制作完成后,你认为哪一个将会得到最多点赞和转发?请综合材料一、二、三,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 1. (2024·金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丙】

    壬戌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夕玩月其上……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予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 , 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

    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尝玩于扬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为平生奇观。今而复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而亦岂易得哉!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之。前乎吾者赏与否,其悲与喜固不可得而知。

    (节选自都穆《月夜游宝石山记》)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岩穴暝 

      ②醉翁之

      悄怆幽邃

      ④将以夕玩月

      ⑤夕阳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3)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子情愈豁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

    4. (4) 请结合【甲】文与【乙】文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丙】文中“夫湖山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一句的理解。
    5. (5)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第以人情之异,故悲喜随焉”这一观点的论据的是( )
  • 1. (2024七下·防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节选自刘元卿《楚人学舟》)

    【注释】①折:调头。②徐:慢慢地。③柁:同“舵”。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惟舟师之是听。

    4. (4) 请从陈尧咨的两处语言描写中选择一处,分析陈尧咨的心理。
    5. (5) 对比甲、乙两文的故事主旨,谈谈你的感悟。
  • 1. (2024·钦州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 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 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中游而乐,而不知太中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3. (3) 选文中游人的“乐”指:; “太守”指:
  • 1. (2024·钦州模拟)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一则)

    即使有好到极点的道理,如果不学,就不能知道它的妙处。

    B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C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群无所依。(《小石潭记》柳宗元)

    小石潭中的鱼可以有一百多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凭依。

    D . 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张岱)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天上和地下全都是白色。

  • 1. (2024八下·慈利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南阳刘驎之,字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船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相谓曰:“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世间。

    (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有删改)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 (1) 下列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驎之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

    4. (4) 《桃花源记》中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中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矣”。两篇文章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1. (2024八下·新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水清冽( )  ②俶尔远逝( )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 首 下 视 腿 软 欲 堕 乃 以 腹 面 壁 依 藤 附 蔓 而 下

    5. (5) 柳宗元在【甲】文中提到“不可久居”,沈复在【乙】文中则说“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请分析两人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