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金堂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费祎宇文伟,江夏人也。先主立太子,祎与允①俱为舍人②,庶子。后主践位③,为黄门侍郎。

    丞相亮南征还,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诸葛恪、羊衢(dào)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孙权甚器之,谓祎曰: “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祎别传》曰:权乃以手中常所执宝刀赠之,祎答曰: “臣以不才,何以堪明命?然刀所以讨不庭、禁暴乱者也,但愿大王勉建功业,同奖汉室,臣虽暗弱,终不负东顾。”)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频烦至吴。

    建兴八年,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之。祎至,贼遂退。琬④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 (《祎别传》曰: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

    十一年,祎出住汉中。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

    (节选自裴松之《三国志注·蜀书十四》,有删改)

    【注】①允:董允,三国时期蜀汉重臣。②舍人:和下文的庶子都是官名,中书舍人为正五品,太子右庶子为正四品下。③践位:登基、即位。④琬:蒋琬,三国时期蜀汉重臣。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

      ②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

    3.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费祎的评价是“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 1. (2024·金堂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完成各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心,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三章》)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4. (4) 下列内容属于两文共同点的一项是 ( )
  • 1. (2024·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泰和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言二事:一依旧移转吏目以民害。一徐、邳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以便民。上是其言,令尚书省议行之。

    崇庆二年,为左谏议大夫。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跋扈强梁 , 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书再上,不报。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胡沙虎诛,上封事言正刑赏。

    权元帅右都监内族讹可率兵五千护粮通州,遇兵辄溃,行信上章曰:“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 , 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 , 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诏报曰:“卿意具 , 讹可等已下狱矣。”

    (选自《金史·张行信传》,有删改)

    【注释】①擢(zhuó)授:提升。②徐、邳:地名。③强梁:强暴、强横。④讹可:指完颜讹可,人名,金朝宗室大臣。⑤衄(nǜ):挫折;挫伤;失败。

    1. (1)  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

    4. (4)  请结合文章,说说张行信的形象特点。
  • 1. (2024·芙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创建飞虎军

    (辛弃疾)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又湖南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奏疏曰:“乞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

    委以 , 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战马铁甲皆备。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时秋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减)

    【注释】①溪峒蛮獠:泛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下文“夷獠”同。②草窃:骚扰。③帅臣:安抚使。④马殷:五代楚王。传说马殷营垒故址在今长沙市营盘街一带。⑤砦(zhài):同“寨”,营寨。⑥枢府:官署名,即枢密院,宋代掌军事机要、边防等,为最高国务机关之一。⑦江:指长江,此处泛指长江流域。

    1. (1)  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的大意。

      诏委以规画

    4. (4) 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辛弃疾创建飞虎军的过程中体现的优秀品质与今天的“长沙精神”有哪些契合之处。

      链接材料:

      长沙精神——“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心忧天下”,取自左宗棠名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突出表现了湖湘子弟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精神。“敢为人先”取自《道德经》的“不敢为天下先”,反其意用之,突出表现的是湖湘文化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和敢于改革创新的大无畏精神。

  • 1. (2024·郴州模拟) 文言文阅读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①,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②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③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④君往,何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⑤。及东炮台陷,弹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⑥。

    (节选自《清稗类钞·忠荩类》)

    【注释】①松江千总:清代驻守松江的武官。②衅:战祸。③尼:阻止。④趣:同“促”,催促。⑤助:勉励;⑥置:停。

    1. (1) 下列对加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请翻译下面句子。

      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

    4. (4) 【甲】文用“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一句凸显了唐雎的不畏强暴、有胆有识的特点,【乙】文也运用了类似的手法,请你找出一句并分析。
  • 1. (2024·衡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子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子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释】①《书》:《尚书》,儒家经典著作。②逸豫:安闲快乐。③伶人:宫庭里授有官职的演戏的人。④忽微:极小的事。⑤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1. (1) 辨词义:请借助表格中的方法提示,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方法提示

      探究结果

      查字典:曾①竟然;②曾经;③同“增”,增加

      益其所不能 曾:

      同义词语迁移法:国同庆

      天下之豪杰 举:

    2. (2) 划节奏: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通文意:请你翻译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 (4)  晓其理:读了这两篇文章,有个同学说“人应该多一点忧患意识”。你认同他的这种说法吗?请结合两篇选文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1. (2024七下·余姚期中) 请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以杓酌油沥之 ②愿为鞍马

    ③对镜花黄 ④但微

  • 1. (2024七下·柯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许衡好学

        许衡,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换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有改动)

    【注释】①许衡:元初理学家、教育家。②凡:总共。③日者:古时以占卜为业的人。④《书》:也叫《尚书》或《书经》,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为儒家经典之一。⑤撰:揣度。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三师 更:

      暑中过河阳 尝:

      众争取之 啖:

      问之 或:

    2. (2) 请用“/”划出句子的停顿,限停两处。

      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

    3. (3) 请参照示例,分析下面加点语气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例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示例】“邪”同“耶”,表反问语气,译为“吗”。表现出孙权对吕蒙推辞的不悦和责备,又体现了孙权对吕蒙寄予厚望的恳切之意。

      “如斯而已?”

    4. (4) “许衡生前,帝欲相之;死后,四方学士皆聚哭。”世人为何如此敬重许衡?请结合选文谈谈理由。
  • 1. (2024·三台模拟) 阅读

    苏武牧羊

    ①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③,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②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③武既至海上,廪食⑤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选自《汉书》,有删减)

    【注释】①受辞:听取供词。②惠:人名,指常惠。③煴火:微火。④羝:公羊。⑤廪食:配给的粮食。

    1. (1) 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 (3) 关于文章内容和写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4. (4) 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②女为人臣子,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 1. (2024八下·自贡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不因势象形,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 “初平山人”, 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乙】

    黄子履庄 , 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犹记其作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许,约可坐一人,不烦推挽能自行;行住,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 日足行八十里。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 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 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