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东阳月考) 请从《经典常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苏菲的世界》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写一篇读后感,阐明这部作品对你的启发意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助手:①适当引述:②感受力求深入:⑧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

  • 1. 意大利著名品牌D&G创始人发布了一个宣传短片,视频中把中国传统的筷子说成是“小棍形状的餐具”。网络上评论这种表述既不全面也不准确,更是对“筷子”所承载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作为中国人,请你给中国传统餐具“筷子”写一篇微作文。

    要求:①对象明确,主要运用“说明”这一种表达方式;②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③结构要完整,条理要清晰;④字数在150~200字之间。

  • 1.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科技发展迅猛如飞,现代化生活多姿多彩……在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未来将会怎样?

    请以“2049年1月1日”为开头,展开丰富的想象,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必要,请用××代替。

  • 1. (2024九下·岳阳楼开学考) 写作题

    ⑴文题:请以“美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⑵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写作。

    在2021年中考备考的日子里,无论我们悲伤,还是欢乐;无论我们彷徨,还是奋进,总有人陪伴我们,激励我们。亲人一句温馨的话语,师友一个鼓励的眼神,他人一次无私的帮助……都会触动我们,感动我们,让我们铭记于心。

    此时,你已在考场,对那段不同寻常的备考经历,有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根据上述材料内容,将“他与我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 1. (2024八下·义乌开学考)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日常声音

    “你怎么这么笨!”

    “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

    “你太不争气了,我对你太失望了。”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算了,看你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

     材料二:

    人生就像一场拳击赛,你不站起来,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接受所有的声音,打破所有的质疑,你永远来得及选择滚烫的人生。

    ——《热辣人生》

    材料三:

    人生漫漫,你我从不被定义!

    ——路遥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1. (2024八下·义乌开学考)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日常声音

    “你怎么这么笨!”

    “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

    “你太不争气了,我对你太失望了。”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算了,看你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

     材料二:

    人生就像一场拳击赛,你不站起来,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接受所有的声音,打破所有的质疑,你永远来得及选择滚烫的人生。

    ——《热辣人生》

    材料三:

    人生漫漫,你我从不被定义!

    ——路遥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1. (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抬起头,可见一树繁花;抬起头,可见满天星斗;抬起头,可以从迷茫中走出;抬起头,才会去拥抱真实的世界……

    也有人说,低下头,可见绿草如茵;低下头,可见藻荇交横;低下头,可以感受亲情的温暖;低下头,才能看到自己走过的脚印……

    对上面这两段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⑵字数 600—800;

    ⑶不得抄袭、套作;

    ⑷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 1. (2024·浙江模拟) 题组六——剖析身边现象,探寻成长路径

    说明:以下写作试题任选一题完成即可,多作按第一题计分。

    试题1:写作。

    今年一开年,在“尔滨”爆火的带动下,各地文旅部门频放“大招”。前几天,“山河四省互不内卷条约解除”再起波澜,多地文旅掀起“题海战术”,“主打一个听劝”,花式“整活”令人眼花缭乱,“卷”局长、“卷”明星、“卷”特产……文旅营销话题持续霸榜刷屏。

    请你为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或人文风物,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散文。

    要求:感情真挚,所选自然或人文代表具有独特性,能展示地方文化精神。

    试题2:写作。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等词汇与句式榜上有名。

    每到岁末年尾,用“年度流行语”“年度热词”回顾总结这一年似乎已经成了一项“保留节目”。可以说,这些流行语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过去一年网络热点、公共生活的记忆,也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

    那么,年度流行语何以流行?透过这些流行语,可以触摸到怎样的时代脉搏?

    请根据你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论点明确。

    试题3:写作。

    漫画图源:“央视少儿”微信公众号

    上图寓意丰富,请结合生活体验或写作记叙文或写作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明确,角度独特,600-800字,不透露个人信息。

  • 1. (2024·南昌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培根说:“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 ”

    ②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③敢于尝试是一个人敢于挑战自我的表现。只有敢于尝试寒冬的刺骨,才会迎来春天的 温暖;只有敢于尝试失败,才有可能收获成功。想做就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真正懂得它 对你意味着什么,敢于尝试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收获就在尝试中。

    题目一: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请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题目二:读完材料,你有哪些感悟?请你阐述感观点,畅谈感悟,写一篇议论性文章,标题自拟。

    要求:①不可套作与抄袭;

    ②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③不少于 600 字。

  • 1. (2023九上·新化期末) 写作

    生活中,与父母、同学、朋友相处,甚至与自己相处,都难免会产生矛盾。很多同学常常被这些矛盾所困扰,不知道如何解决。你是怎样化解了与他人或者与自己的矛盾呢?请把你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让这些同学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

    写作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和戏剧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不能抄袭,不要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9页